中国佛道耶宗教领袖山东济南大明湖畔高端对话
5月21日,第三届尼山论坛第二场明湖高端对话在济南大明湖畔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道长、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阚保平牧师就“多元信仰与共同伦理之中国经验”主题展开对话讨
5月21日,第三届尼山论坛第二场明湖高端对话在济南大明湖畔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道长、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阚保平牧师就“多元信仰与共同伦理之中国经验”主题展开对话讨论。(杨晓卫摄)
能不能找到超越宗教信仰的人类共同伦理,来化解目前国际社会中存在的战争、冲突、饥饿、领土争端、环境恶化等与宗教相关的各种危机?中国的佛教、道教、基督教三大宗教领袖给出掷地有声的回答:人类的共同伦理可超越宗教信仰,促进世界和谐发展。
第三届尼山论坛第二场明湖高端对话2014年5月21日在山东省图书馆大明湖分馆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道长、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阚保平牧师就“多元信仰与共同伦理之中国经验”主题展开对话讨论。
学诚法师从儒释道三家在两千多年中国历史中三教合流现象说起。他表示:“宗教教派之间的冲突也好乃至战争也好,并不是常态,而是异常。儒释道的经验为当今世界信仰、危机、价值取向以及各种思潮的对立提供了借鉴。”
在学诚法师看来,佛教很多理论同儒家一样,不仅有非排他性,而且体现了很多共同伦理。他说:“我觉得无论是哪一个宗教还是哪一种人类文明,本质的意义都是相通的,伦理道德对各个宗教来说都是必备的基本要素,我们过去的儒家一直说行善和行恶有对错之分。从佛教来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假如不报、时机未到。”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道长认为,宗教之所以能在这个社会中起作用,不仅仅是它的信仰,更因为宗教重视道德伦理建设。不同宗教有不同的精神追求,但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人间赋予最大的爱。
他举例说明了中国儒释道对构建中国伦理道德的贡献。儒家以仁为核心;而道教第一个经典,就是讲天下最大的事情中,忠孝诚信为大。他们共同来构建的以儒家为主,仁、义、礼、智、信的中国人基本伦理。“共同伦理的构成对后来佛教乃至其他文化宗教的进入,既有争议也有融合,但这是非常重要的经验。因为具体的事上不同,所以我们才会在中国文化包容精神的过程中,逐步融入成一个整体,来共同构建起中国人的基本伦理。”
“中国有一句俗话,说宗教都是教人做好事的。我相信这句话是对宗教道德作用的一种最浅显、最深刻、最直白的解释。”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阚保平牧师开门见山从宗教本质说起共同伦理与宗教信仰的关系,“我想宗教的本质应该是它的道德作用。为什么宗教都有这样的共同本质,因为宗教建立在伦理基础和共同的基础之上。伦理需求是人类存在的基本需求之一,没有了这个理论需求,恐怕也不会有宗教。”
阚保平谈到基督教中国化问题时表示,作为中国基督徒,就要认同这个社会,探索如何在中国社会中做一个好的基督徒,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普遍的理想。
中国三大宗教领袖在对话中还就外来宗教的中国化问题和中国宗教与时俱进发展话题进行了交流。他们认为,宗教本身要因应时代的发展和个人的需要,为社会的和谐、人的和谐、内心的和谐、世界的和谐做出努力。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