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两岸 > 正文
佛教在港台:两岸宗教学术交流从学生开始
2009年06月03日 09:55魏德东的新浪博客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两岸] [宗教学论坛] [宗教学术] [交流]

在人类文明的诸种形态中,学术与文化往往能以其超越性、普遍性的品格,成为超越冲突与隔阂、促进交流与理解的独特力量。宗教学术亦是如此。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当海峡两岸仍然处于极度隔膜的时期,宗教学者就开始积极促进沟通。1990年,著名宗教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的方立天教授在澳门出席中国哲学大会,恰与辅仁大学的张震东、黎建球、陈福滨等同仁相邻,结果一拍即合,开启了中国人民大学与辅仁大学学术交流的先河。后来两校创办了人大辅大哲学论坛,至今已延续11届。从那时起,方立天教授先后10余次赴台,为促进两岸宗教学术与文化的交流不遗余力。

2007年4月2日至3日,首届中国人民大学——辅仁天主教大学宗教学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辅仁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的70名师生莅临论坛,其中辅仁大学和人民大学各有9名师生发言。

此次论坛在许多方面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首先,这次海峡两岸宗教学系之间的交流具有开创意义,将成为两岸宗教学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平台。令人吃惊的是,两岸的宗教学系都诞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都依然处于较为边缘的状态。台湾的宗教学系主要都在私立大学,如玄奘大学、真理大学等,其中辅仁大学属于佼佼者,是唯一具有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的系所。在大陆,虽然一些院校也已经有宗教学系,但真正具有实体地位的并不多,大多还是依附在哲学系。人民大学的宗教学系除了具有从本科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外,还拥有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这在全国是唯一的。因此,这两个宗教学系之间的交流,在某种意义上颇具代表性,有人说这是两岸宗教学系之间的第一次共同举办的学术会议。根据协议,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赴台湾辅仁大学参加第二届宗教学论坛。再后,两系准备进一步扩大范围,吸收其他院校的同行参与,使这一论坛成为两岸宗教学教学与研究的交流平台。

在内容上,两岸宗教学术交流很容易找到共鸣点,便于沟通及相互学习。尽管两岸隔阂半个多世纪,但面临的社会问题及相关的学术进路仍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同时也有不同的侧重。如何理解中国宗教的特点?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对中国宗教定位?传统上中国的道教、佛教和民间宗教较少具有身份认同的功能,反而信仰共生,将世俗生活与神圣生活打成一片,在现代化条件下,这样的信仰模式还有没有生命力?这样一些问题在与会者之间引出许多建设性的讨论。

这次论坛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的广泛参与。在18位发言者中,教师8位,另10位都是来自两系的博士生和硕士生。青年代表了未来,谁影响了青年谁就影响了未来。在以往的两岸文化交往中,学生很少有参与的机会。人大——辅大的宗教学论坛,则将学生放在首要地位,为年轻一代的交流提供空间。在未来的合作中,还将推出互派学生等项目,努力加深青年一代的相互理解。此事看似简单,或有深意存焉。

【头条】:河北邢台玉泉禅寺隆重举行第四届传法大典

【两岸】:两岸宗教学术交流从学生开始

【禅茶一味】:念今日 今日庵的缘起  

【观点】:宣化上人:儒释道三教不离人心

【觉悟】:宝珠供塔 财富圆满 报为天子

【一日禅】:用润物无声的德行和修养感动对方

【心灵物语】:小小蚂蚁的处世哲学

【众生】:老舍的不解佛缘(三)

【素食】:看看哪些水适合夏天喝 

【书店】:完全证悟—圣严法师说《圆觉经》生活观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魏德东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