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觉悟 > 正文
菩提一叶:摒弃尘世喧嚣 菩提智慧清凉
2009年06月30日 10:01摘自《佛教文化》1996年第2期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相关标签: [清凉] [喧闹] [尘市] [摒弃] [菩提一叶]

多少次,我来到大夏河畔的拉卜楞寺——被颂为“我佛授记的圣地”。跟随流淌不息的转经巡礼的人流;倾听僧侣们低沉且富韵律地诵经声;还有那飘扬翻飞的五彩经幡,送来缕缕灵气。我感到空气中无形的力量在颤动,魂魄受到威慑而心怀畏悚之情。老人们的虔诚自不消说,连天真无瑕的孩子也这般肃穆庄重。

面对兀然挺立的佛殿,殿顶上金光闪闪的胜幢宝瓶、双鹿法轮;墙面上窄小的窗户;厚重的墙壁和狭窄昏暗的甬道、过廊;以及荧荧灯火、袅袅香烟,处处弥漫着一种神圣、庄严的气氛。虔敬的人在供奉净水和香油的案前停下来,轻轻地双脚靠拢,将右手扶在古朴静穆的祭坛边沿,然后,慢慢且沉重地把前额弯俯到修行圆满者——佛陀的面前……

置身大经堂的我,似乎投入了佛陀仁慈的怀抱,受苦受难、战战兢兢的心灵得到了超度和抚慰,皈依之心油然而生,由不地双手合掌,举向头顶,匍匐在地,默默地念诵着祷词。此时此刻,我已变成了一个不可控制的唯灵论者,并将在最虚无的作为中难以自拔。这是否说明了我与佛的缘分;当我又不得不重新回到红尘中,凡胎俗骨无从剥离的烦扰和欲望再度缠身的时候,便更加向往那个缥缈而又实在的世界。

遁入空门的人,晓悟修证的大智慧者,衷心为教,虔诚崇佛,恪守法行仪规。他们摒弃风尘喧闹的生活,断除令人苦恼的三恶趣,来到圣地或就近选到一些幽静的所在,修行——加持——解脱——圆寂。这是何等的自在!而那些芸芸众生,世俗的人,多少迷失在宦海情场,沉醉于邪恶罪孽之中,“名利声色汩其神识,酒膏醴醪昏其心志”。即便在睡乡梦境,也无片刻安宁;更有甚者,几多不轨之徒每每干着伤天害理的勾当,这又是何等的空虚和悲哀!

这里有着世间少有的虔诚和执着,如其不然,何至于佛像、灵塔前金银财宝堆积如山;盈寸厚的木地板在几年内就被磕头磨穿;一幅幅佛画,由于僧俗弟子的参拜触碰,不知破损、修复多少次;还有那背负糌粑、一步一个长磕的人们,历经千辛万苦地跋涉在最艰险的路段,前往朝拜梵天佛土;他们的手掌、膝盖磨出了血,无怨无悔,依然带着伤痛向着心中的圣地——拉萨走去。他们的内心一定是一个最美好、最圣洁的世界。这是信仰的力量、不灭的精神。

外面的世界也许很精彩,但这里的人们仍然按照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生活着,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着。牧区虽然有不少万元户,可是,他们的钱大部投入佛事活动中。钱对他们来说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广行善业,多积功德,使自己的灵魂生前得到济度。

人不能没有信仰,这种信仰一定是真诚的。现代化的物质生活也许使我们活得越来越方便,但却不能拯救我们的灵魂。“灵魂不属于上帝,就属于魔鬼”。佛教徒心中有佛才行善,基督徒心中有上帝才博爱。为了摆脱人世间的苦难,佛教引导人们走向一个通过修行能够达到自我超脱的“极乐世界”。祈愿世间多一点执持信仰的人,把众生安置在我佛颂扬的清净之道。但行好事,莫作恶事,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无忧无怨、和平安祥。为今生,为来世,为所有的生灵,祈求佛菩萨护佑。

【头条】:《中国佛教音乐文化大典》编撰工作在京全面启动

【两岸】:灵鹫山二十六周年庆:悲智愿行 回归禅者初心

【观点】:唐代佛教的兴盛孕育了茶文化 

【禅茶一味】:珍惜每一片茶叶  

【素食】:炎热夏季晚餐多喝杂豆粥

【一日禅】:退一步 心会平静

【心灵物语】:向你的对手敬杯酒

【众生】:台湾歌手周蕙:信佛随缘 不计得失

【书店】:《心灵瑜珈—改变生命能量的20个法则》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王一清   编辑: 邢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