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期 2015.05.12

1、话语要么促成快乐,要么终结快乐

德宝法师:
    你是否注意过人们常用我们与之说话的方式对我们说话?若我们被认为是夸大其词或说谎,别人便自然而然地会对我们说谎。若我们习惯诋毁别人,别人自然而然会说我们的坏话。相反的,若我们被认为是可信赖的,我们的话就会更容易被相信。若我们以谨言慎行著称,别人就很难散播我们的流言飞语。若我们的话语始终是亲切和善的,别人就不好意思在我们面前骂人或粗鲁地说话。[详细]

2、有一种错误的说话方式是闲话,佛陀称之为愚蠢或无意义的谈话

德宝法师:
    不论我们说某人的事是否真实,闲聊别人就是个问题。毕竟,若三个人叙述第四者的故事,每个故事都会不同。人性就是如此,不论什么事我们很容易相信初次听到的,即使它只是某一人的版本。它可能是基于事实,但闲话会修饰与夸大它。
    闲话导致争吵与误解,它可能破坏人际关系。最严重的情况,它可能导致毁谤或污蔑的诉讼。 [详细]

想想你是否经常对自己说“要是我没有那么说……”或类似“当我看见她脸上的表情时,我知道我的话伤了她的感情”。错误的语言造成我们许多问题。我们说谎,然后作茧自缚;说工作伙伴的坏话,造成他的麻烦;不经思考说话,冒犯顾客或朋友;花了一整天闲扯,什么事也没做成。

这些说话的坏习惯并不新鲜。佛陀认为练习正语对个人与心灵成长非常重要,因此将它独立为圣道的一支。佛陀告诉我们,正语有四个特质:它总是真实的;它是提升的,而非恶毒或刻薄的;它是和善的,而非粗鲁或严厉的;它是中肯的,而非无用或无聊的。

佛陀解释,一个公认说话温文儒雅者,很快便能受到信任与尊敬。这种人内心祥和平静,能与他人友善互动。例如,你是否注意过人们常用我们与之说话的方式对我们说话?若我们被认为是夸大其词或说谎,别人便自然而然地会对我们说谎。若我们习惯诋毁别人,别人自然而然会说我们的坏话。相反的,若我们被认为是可信赖的,我们的话就会更容易被相信。若我们以谨言慎行著称,别人就很难散播我们的流言飞语。若我们的话语始终是亲切和善的,别人就不好意思在我们面前骂人或粗鲁地说话。

显然,话语要么促成快乐,要么终结快乐。我们深谙此理,是因经验告诉我们,我们所思所行严重受到周遭他人所言的影响。佛陀的一位上首比丘尼如是评述:

亲近善友者,愚亦转睿智。(Thig 213)

若希望成为智者,我们不只应亲近善友,还应成为别人的善友,如此做需要我们以正念勤修正语。有则佛陀的前世故事,说明话语对我们的行为影响有多大:

一位佛陀的随行比丘,习于和被邪恶比丘提婆达多误导的一群人共食奢华大餐。受这些人提供的美食诱惑,这位比丘花很多时间和这群恶友厮混。佛陀斥责他择友不慎,并警告他事情的严重性。为了说服他改变行为,佛陀告诉他发生在他前世的一则故事,那时他受周围粗恶言语影响而误入歧途。

佛陀说,这位比丘的前世曾是属于国王的一头大象,以性情温和著称。后来有群土匪习惯聚在象栏附近讨论犯罪计划,他们言语粗暴,并鼓励彼此犯下谋杀与其他凶残的恶行。这头象开始认为,他们的恶语是试图教导它应以同样的方式表现。结果,原先高贵的大象变得残暴,并试图杀害共事者。

拥有这头象的国王,派遣大臣——发愿成佛的菩萨——调查这头温和大象堕落的原因。大臣无意间听到土匪们邪恶的谈话,因而了解它如何影响大象。他建议国王派遣睿智的圣者们,以温和言语著称者,每晚在象栏附近交谈。善良的话语,很快便影响大象重回温和的方式,从此不再凶残。(J 26)

正语可从许多方面改善你的生活,或许你再也不必为你说的任何事后悔!那会让我们许多人如释重负。

让我们进一步检视正语的四个特质,并看看它们如何帮助我们践行圣道。

书籍介绍

八正道

作者:德宝法师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德宝法师以实际禅修经验,解说了八正道每个道支的深刻内涵,并分析了人们对此可能产生的误解或偏见。

往期回顾

觉斗第二十七:

人生为何物?

觉斗第二十六:

观音菩萨的那些事儿

觉斗第二十五:

佛教徒的职场指南

觉斗第二十四期:

半路出家

觉斗第二十三期:

行走非洲的和尚爸爸

觉斗第二十二期:

心病心药医

觉斗第二十一期:

禅的黄金时代

觉斗第二十期:

转换的奥秘

觉斗第十九期:

烦恼都是自找的

觉斗第十八期:

死生事大

觉斗第十七期:

一切都还来得及

觉斗第十六期:

僧人眼中的道德经

觉斗第十五期:

佛氏门中 有求必应

觉斗第十四期:

和尚不太生病的独门秘诀

凤凰佛教出品 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马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