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观点 > 正文
大地众生 皆有佛性 佛教与环保
2009年11月25日 10:42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佛教观点] [大地众生] [环保]

有人说:21世纪是环保世纪。全球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危机,已开始威胁人类健康。1992年6月初由联合国主持的地球高峰会议,在巴西里约的热内卢举行,这个被视为“抢救地球”的会议,主要目标就是要达成保护植物、动物和自然资源的协议。

讲究环保,首重爱护地球,若地球能活得长久,我们的子子孙孙才能在地球上安居乐业。

佛教是一个很有环保意识的宗教,佛教主张不仅对人要有爱心,对山河大地也要爱护,所谓“大地众生,皆有佛性”、“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佛经里记载,有一位菩萨(睒子),他每丢一张纸,深怕污染了大地;每讲一句话,怕惊醒了大地;每走一步路,怕踩痛了大地。这其实就是一种环保的意识,值得全民学习。只是目前国内普遍不重视环保,以致有乱砍树木、乱丢垃圾、乱排污烟、乱倒废水等,造成水源污染、空气污染、生态破坏等社会公害层出不穷,其实这也反映出国人公德心不够。像澳洲、纽西兰,这些国家几乎每条河流都是清澈见底,可见他们的环保工作做得很好。

环保工作不外注重山林、流水、生态等的保护,而环保工作做得最好的是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环保专家,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黄金铺地,七宝楼阁、七重栏楯,极尽庄严清净,不但没有空气污染、水源污染,也没有噪音、毒气、暴力、核能等公害,因此净土为人所向往。不过,净土的建立,应从人心开始,一般的环保是心外的,心中的清净才是最大的环保。因此我认为,提倡环保应先从心内做起,心内的环保做好,心外的环保才能完成。

佛陀倡导环保

佛法的环保思想,乃源于释迦牟尼佛对“缘起”思想的觉悟,认为世间万物的存在,都建立于缘起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中观学派的开创者龙树菩萨在《中论》中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这是说明宇宙万物没有任何一个事物,能够独立存在,包括现象界的有情与无情,都是众缘和合所生,彼此相互依存的。如《业报差别经》说:“若有众生,于十恶业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何等为十?一者、以其杀生业故,令诸外报大地咸卤,药草无力;二者、以其偷盗业故,感外霜雪、蝗虫毒害等,令世饥馑;三者、以其邪淫业故,感恶风雨及诸尘埃;四者、以其妄语业故,感诸外物皆悉臭秽。”据此可知,有情造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两舌、恶口、贪欲、瞋恚、邪见等十恶业,不但危害有情的身心世界,也危害器世间的国土世界。相反地,行十善业,则可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共业。因此,从人类与动植物的时空互动关系来看,不论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矿植物等,莫不息息相关,这就是所谓“同体与共生”的理念。因此,从缘起的观点来看地球的生态环境,有情的身心与器世间的影响,是关系密切的。

在《增一阿含经》中,佛陀开示世人,种植华果树木,得以使人清凉,功德也能日夜增长。《毘尼母经》卷五说:“若比丘为三宝种三种树:一者果树,二者花树,三者叶树,此但有福无过。”种树除了美化环境,也是佛门的修行之一。自古以来,寺院秉持佛陀遗训,植树种花,爱护大地。

为了保护环境,佛陀也不断地教诲佛弟子不得任意砍伐树木,如《毘尼母经》云:“有五种树不得斫:一、菩提树;二、神树;三、路中大树;四、尸陀林中树;五、尼拘陀树。”佛陀在过去世为鹿王时,曾为一鹿母舍身就义,感得国王划定动物保护区,禁止猎杀,这都是佛陀躬身实践环境保护的写照。

佛教对环保的具体实践

一般人认为佛教的思想较保守,只会教人念经、吃素,对社会没有贡献,更遑论有此先进的环保思想。其实早在世界各国尚未实践环保计画前,佛教早已领先实践环保工作。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