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从印度到汉地的演化4
2009年07月06日 10:09《浙江学刊》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相关标签: [石窟] [张法] [佛艺博览] [敦煌]

甘肃敦煌莫高窟外景

四、汉地石窟:生的突显

西域石窟是以中心柱窟为代表的,石窟东进,就是中心柱窟以及由中心柱窟所包含的思想的东进。这时,一场文化间意味深长的景象出现了,石窟东进,正值中国历史上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北方为尚未或正在汉化的非汉族统治。中心柱窟在敦煌取得主要地位,又推进到了云冈、巩县、炳灵寺、文殊山等石窟。敦煌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它是汉文化与印度文化间文化之“战”最为关键的较量场地,内容之丰富,蕴味之深厚,意义之重要,值得大说特说。本文仅从石窟建筑形式讲敦煌的意义。

敦煌石窟,在建筑形制上,可分六类:中心柱型、毗诃罗型、大佛窟、涅槃窟、覆斗型和背屏型。其中大佛窟仅二(初唐96窟和盛唐130窟),涅槃窟仅二(唐代148窟和156窟),在整个窟群中数量少,属佛教文化圈应有的类型,这与龟兹相同。毗诃罗窟仅有三(十六国时期的268窟、北魏487窟和西魏285窟),比龟兹数目更少,这正好说明僧房窟在北传佛教路线上的减少规律。这与修行本身无关,却与修行的方式有关,汉佛的修行是在地上的寺庙,而不在山中的石窟。余下的三类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敦煌石窟,北朝,即从前秦到北周,以中心柱型为主,北魏是高潮,余波流及西魏、北周、隋、泯灭于唐代。隋唐,以覆斗型为主,从北魏末西魏初的249窟发端,余波灭于元代。五代和宋朝,以背屏式为主。从初唐(205窟)有从覆斗型向背屏型转变之迹,但至五代始为大观。中心柱窟在北朝的主流地位显示了佛教石窟从西域东进的影响,但是敦煌的中心柱窟与西域又有所不同。有前厅和主室,与龟兹一样,前厅多已塌毁,主室在空间构成上可划为前后两部分,前部由人字坡顶及南北壁前部和东壁构成可供礼拜的殿堂式空间,后部由中心柱和南北壁后部及西壁构成可供绕行的甬道空间。从以中心柱核心的甬道空间明显联系到龟兹石窟。敦煌的中心柱型也可以看成一种文化关系,占全窟三分之二的中心柱甬道空间呈示了传播者龟兹文化的能量,占全窟三分之一的人字坡殿堂空间暗显出接受者汉文化的内力。敦煌中心柱窟的一个更为重要的特点是龟兹中心窟中表现涅槃意义的后室消失了。这意味着在佛教东传中意义变迁的一种完成,龟兹中心柱窟石窟将涅槃意义从像中分离出来放到后室,只是降低了涅槃在石窟中的地位,而敦煌中心柱窟取消了后室,就完全抹去了涅槃在石窟中的影响。涅槃现在或者作为一种窟型点缀保留在整个石窟群中,或者作为壁画出现在墙上,而它在具体石窟中的地位,已是可有可无。至此,印度文化式的涅槃沉思,就完全变成了汉窟汉文化式的佛像膜拜。至此,从塔到塔像一体到佛像独尊的演变才真正具有了从印度文化的“死”(涅槃)到汉文化的“生”(偶像)的意义结构。龟兹中心柱窟虽然也是佛像崇拜为主,但与后室的涅槃台与涅槃画为一整体的石窟有着自己独特的象征意义结构。从这一角度看,中心柱主室的相同,是西域佛窟东进的明证,而后室的有无是汉式石窟能动接受的巧智。

相关连接:

石窟从印度到汉地的演化(一)

石窟从印度到汉地的演化(二)

石窟从印度到汉地的演化(三)

【资讯头条】:西藏布达拉宫等三大重点文物维修工程接近尾声

【两岸】:2009年佛光山儿童夏令营 近两千儿童大会师

【观点】:《敦煌写本坛经》是“最初”的《坛经》吗?

【觉悟】:赞叹净土 一句弥陀统摄一切法门

【心灵物语】: 一个终身受用的测试题

【一日禅】:莫总遥望 美丽的风景其实就在身边

【素食】:松间的音乐队 借与春禽养子孙

【禅茶一味】:一休与一路

【风光图片】:佛国名刹:阿育王寺

【众生】:蒋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与佛教

【书店】:《关于这颗心》—戒定慧

« 前一页12后一页 »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张法   编辑: 闫秀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