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大手印》:千年秘宝大手印
摘自:《光明大手印:当代妙用》 雪漠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年9月 阅读提示:本书分为“对学者说”、“对学生说”、“对读者说”、“对都市精
摘自:《光明大手印:当代妙用》 雪漠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年9月
阅读提示:本书分为“对学者说”、“对学生说”、“对读者说”、“对都市精英说”四个部分,讲述了大手印文化在文化、信仰、人生、生存等诸多层面的“妙用”。这“妙用”,包括看世界的目光,包括应世的技巧,包括对其他文化的包容,包括对人生选择的阐释,包括一个人追求成功时应该注意的诸多问题等等,包罗万象。
|
千年秘宝大手印
我以前说过,大手印文化非常珍贵,香巴噶举称之为“金法”,是必须供养黄金才能求到的。以前,在古代印度,是有很长一段时间,大手印行者是不能随便谈论“空性”的,像我们今天这样,在公开发行的书籍里、在高校和研讨会当中谈论大手印最秘不示人的东西,在古代印度,是可能会被杀头的。
这种说法似乎骇人听闻,但一点都不夸张。在古代印度的一些地方,只能谈一些诸如因果报应和小乘之类的东西,如果有谁敢随便谈论空性、谈论大手印智慧,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当然,这并不是佛陀的本意,佛陀绝不会把人类共有的智慧当成自己腰包里的宝物,不愿与别人分享,更不会伤害那些传播智慧的人。这样的门槛,只是当时的统治阶级对佛教的一种限制。
为什么统治阶级要严禁人们谈论空性智慧呢?因为,他们害怕老百姓拥有空性智慧之后,会变得不像以前那样驯顺。这种担心有没有道理?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大手印见对因果报应等问题,有着自己一套非常独特的看法,这套看法,是当时的统治阶级未必会喜欢的。所以,除非真的很有必要,古代印度的行者们一般不会公开谈论大手印,甚至不能将其形成文字,更不能予以广传。
那么,大手印是怎么传承下来的呢?过去的大手印成就者们只能靠口耳相传的方式,为弟子传法。就是说,你知道我这里有大手印的修法,对我有信心,就偷偷来找我为你灌顶传法,然后我再偷偷告诉你什么是大手印见,你又该怎么修。因此,大手印就成为了真正的密宗,只是口耳相传。
后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历史上慢慢出现了一些有关大手印的著作,但数量仍然不多。直到今天,这种情况仍然没有太大的改变。宗教出版社的一位副社长说过,国内外关于大圆满的著作很多,也有很多人在研究大圆满,但大手印的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国内的著述极少,国外也缺乏这方面有修有证的著作。在刚刚结束的“光明大手印”系列作品研讨会中,国学大师叶曼就谈到了大手印的“密”。她说,自己一生都在探访密宗的修行方法,但在国内却一直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后来,她在日本找到了一些关于密宗以及大手印的说法,然而这些说法仍然不全面,而且跟大手印的实际情况有许多出入。
叶曼老师今年已经九十七岁了,她说,自己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终于见到追寻了一辈子的东西。当她握着我的手,请我多为大家讲讲大手印,把大手印文化尽量广泛地传播出去,并且真诚地奉劝大家要珍惜善知识的时候,我不免为那些来到大手印的门口,却把它当成“心灵鸡汤”等寻常之物、不懂珍惜的朋友们感到可惜。他们可知道,自己轻易放手的这个东西,是有的人渴望了一辈子都无法如愿的梦。
不过,言归正传,光是研读大手印的著作,是不可能让一个人真正拥有大手印见地的。我并不是说这些著作不好,而是说,它们无法代表真正的“大手印”。实际上,所有的文字,都仅仅是文字,是指向月亮的手指,它永远都不能代替月亮本身。就是说,文字仅仅是一种表述的方式,一种引导你去挖掘真正宝藏的路标,它远远不是宝藏本身。你即便能把这些文字背得滚瓜烂熟,也无法真正地拥有大手印见地,要想拥有大手印见地,你必须尝到大手印的滋味。不亲身品尝那个味道,你是不可能明白很多东西的。
为什么很多学者能把佛教的理论说得非常透彻,但在生活中却是另一个样子?就是因为,他们从书中获得了很多知识,却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大手印,更不可能用大手印智慧来应对生活中的一切。
那么,文字扮演了一种怎样的角色呢?文字是一个杯子,有了这个杯子,我才能将智慧的活水端到你的面前,告诉你,这里有一种非常好的东西,你可以自己来尝尝看。当你亲口品尝的时候,它的清凉就会润泽你的心灵。如果你能让这片刻的清凉贯穿整个人生,彻底改变你的心,你就能得到终极的自由和快乐。所以说,杯子非常重要。但是,它永远都无法代替杯里的水。换句话说,文字是一种载体,它承载了大手印智慧,但它并不是这种智慧本身。
大手印是一种究竟的智慧,它是智慧之心,佛教界称之为“诸佛之心”。诸佛的智慧,就是大手印见。文字的作用,只是在这种智慧与世界之间,建立一座沟通的桥梁,完成一种知识的传递,让人们知道世界上有“大手印”这样的东西,并且从道理上知道它大概是怎么一回事。这仍然离真正拥有大手印智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证得”大手印——非常遥远。
所以,想要拥有大手印见地,你必须遵循最传统的方式——心心相印。
关于空性智慧,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称谓,比如,香巴噶举称之为“见到光明”,禅宗称之为“明心见性”,大圆满称之为“见到本觉”、“见到真如”、“见到本元心”等等。杯子不一样,但杯里装的都是同一个东西,都是一种具有鲜活生命力的、非常灵动的智慧。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