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李家振忆朴老:寻觅赵朴初 理解赵朴初


来源:凤凰佛教

但也有另一个例子,既说明他的影响,却又反映出一些人对他的误解,那就是曾被广为流传的《宽心谣》。这首歌谣十余年前发表在一份气功杂志上。当时,我们佛教文化研究所的同仁都认为不可能是朴老写的,一问之下果然是假托之作。

编者按:赵朴初是新中国佛教界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提倡人间佛教,重视僧才教育,在协助政府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健全僧伽制度、佛教对外交往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教内外的一致赞扬。在朴老逝世十周年之际,著名文化大家李家振特意撰文怀念朴老。李家振为拍摄赵朴初专题片,采访了大量与朴老有关的人,并对大量资料进行了梳理与思索,因此,李家振这篇缅怀朴老的文章内容极其详实。2017年适逢赵朴初居士诞辰110周年,凤凰网佛教频道再次编发李家振文章,以此缅怀朴老革故鼎新、刚果强毅、公勤廉明、追求真理的伟大一生。文章如下:

李家振(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赵朴初先生逝世转眼已是十年了。十年中为拍摄赵朴初专题片,我采访了一些生前与他有关的人,对大量资料进行了回忆、思索;又为协助编辑《赵朴初年谱》仔细阅读了他的文章,整理他给我和其他有关人士的批文,与他过去的谈话记录,对他的精神有了较深的理解。

在这些史料中有一件事是必须一提的,那就是毛泽东和赵朴初一起接待外宾,在外宾尚未来到前的一段对话,毛泽东问赵朴初:“佛教是不是有这样一个公式啊?‘是名赵朴初,即非赵朴初'。”

“是的。”赵朴初回答。

“先嘛肯定,后嘛否定……”毛泽东沉吟地说。

“不!是同时肯定,同时否定。”赵朴初向他解释。

“很难理解。”毛泽东陷入思索。

这时,外宾来了。他们没能深一步谈下去。

这一段对话我多次听他本人说过,每次他都是绘声绘色地描述当时的情景,但文字则简练准确地只有那么几句。1993年我将这段对话记录整理发表在当年《佛教文化》第三期上。后面一句为“'……'毛泽东陷入思索”,用省略号略去了“很难理解”四字。这四字是赵朴初先生叫我不写的。我想这也是由于当时有一种倾向,认为毛泽东不会有“难以理解”问题的缘故。

这件事说明佛法的影响是那样深远,就连受到那么多人崇敬、充滿自信的毛泽东也在认真思考,也有难以理解之处。同时,毛泽东认真谦虚地向赵朴初请教这件事,也反映了赵朴初在佛教界的位置。

但也有另一个例子,既说明他的影响,却又反映出一些人对他的误解,那就是曾被广为流传的《宽心谣》。这首歌谣十余年前发表在一份气功杂志上。当时,我们佛教文化研究所的同仁都认为不可能是朴老写的,一问之下果然是假托之作。

《宽心谣》就其内容来说,想劝世人看开些,免去不必要的烦恼,这本不是坏事。但作者既不理解佛教的内涵,也不熟悉赵朴老的生活,却冒用他的名字来写,用他的影响以图流传。而许多人却信以为真,有些人把它当作“赵朴初说佛”的“禅机日用”,甚至有人还在手机上四处传播,影响很坏。

佛说:“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写点个人善意的体会与他人共勉也算是一种为善的方便法门,但如不知前两点,这样的“方便”是不行的。佛教要求众生“勇猛精进”,怎么可能遇事但求自己宽心呢?一个尊重佛教的人要认真理解佛教的精神,尊敬赵朴初也不是为了他是个名人,而是为了学习他一生中对佛教认识论、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言行表现。

前后两个例子都是说赵朴初,但意思完全不同。对这种现象赵朴初是明白的,1998年6月,赵朴初先生为《佛教常识答问》英译本及插图本写序时,亲自将与毛泽东的对话写进了序言,文字与他平时所述和1993年我在《佛教文化》上发表的完全一致。在说完事实后,他写道:“后来,我在写这本书(《佛教常识答问》)的第二章时,想起这一次未谈完的问答,我想,书中谈到缘起性空的思想,可能补充了当时我在毛主席面前所想讲的话。”他在《答问》中写到:“‘缘起’即是‘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因、缘,一般地解释,就是关系和条件。佛曾给‘缘起’下了这样的定义: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这反映了佛的一句话‘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

这说明缘起性空之教义是赵朴初最关键的信念。他在1981年给友人信中说:“病中每思缘起之理,实为佛教核心思想。吾人知之而往往忽视之。违缘顺缘,非一非異。此达人之所以以病苦为良药。若于世间一切法皆作如是观,则庶几渐入无碍之境作佛事尤应如是。无意、无必、无固、无我,此孔氏之说,而与善巧方便并理相通。无善巧方便则虽遇顺缘亦可变为违缘,反之,则违缘亦可变为顺缘。此在行人勿存懈忽之心,常保戒慎之念,愿我诸善知识时予指教以匡不逮。”

知道缘起性空的人,真正能做到破除“我执”(不会抓住一个“我”字不放),破除“法执”(不坚持认为自己的看法最有道理),而理解万事皆因缘所就的规律,顺缘、违缘、理解、误解都在因缘之中,做到种善因、结善缘、生善果。

赵朴初如此看待因缘,说明他对“无常、无我”的认识,这是佛法的基本精神,同时他也深知“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佛法真谛,在落实种种具体事情时是必须“勇猛精进”的。他希望佛教在了脱生死的根本目标中,要关注众生的种种烦恼与困惑,为此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他积极救亡、救灾,帮助难童,始终应机地作好和平、友好、救灾等种种工作,这体现了他的人间佛教思想。

他提出佛教文化这一概念,有许多细节,都反映了他希望在绘画、音乐、建筑等方面能体现佛法的精神,能对众生起到积极作用。

一个人在如此长的時间与广泛的空间里,做那么多的工作,产生了那么大的影响,客观上有各类不同的看法是自然而然的事,试举“人间佛教”这一提法为例,关于这个问题,人们就有不同看法,但由于他的地位与影响并不公开提出。为此,他曾写到:

人间佛教——这个提法,有人不以为然,但至今没有看到,那些抱不同意见的文章,能不能找来看?我曾请上海佛教朋友找给我看,他们不肯,大概是怕我生气,因为是点了我的名来批评的。其实,我不会生气。

我倒想有人写一篇或几篇文章阐明“人间佛教”的宗旨的,我愿意专为此付稿酬,不论法音或佛教文化采用与否。这件事托你研处。

此致家振同志

朴初

3月1日

针对他提出的“佛教文化”概念,也有人说:“在教言教,为什么要突出文化”。他并不生气,对那位先生还是很友好。而对于佛教文化依旧热情关心,积极支持。他为田青先生发现五台山佛乐中有《望江南》古谱“大喜过望”,立即引申开去,写道:

我想趁“望江南”古曲谱的发现,《佛教文化》最近一期可不可用较多篇幅刊载佛教音乐的文章和图像(敦煌壁画有不少歌舞图画皆佛教音乐)?同时似可以考虑组织佛教合唱队。请与吴老暨诸公讨论商议。梁武帝以“正乐述佛法”,以面食代三牲,既有功于佛教,亦有功于音乐文化与蔬食文化。史书所记梁武之诏令,亦多是仁政。司马光不好佛,资治通鉴对其所颁诏令,阙焉不载,殊欠公平。如写文章似可提一提此人。

至于茶文化书画园林艺术等均与佛教有关系。可以准备几篇图文并茂的文章陆续发表之。

信笔书此抛砖引玉。

朴初11月14日

这些是他为弘扬人间佛教的日常工作,而就了脱生死的根本教义他是十分明确铭刻于心灵的。

1996年10月他写下遗嘱,要求将他的遗体除眼球献给同仁医院眼库外,其它部分凡可以移作救治伤病者,请医师尽量取用;不留骨灰。他逝世后亲人们依照他的遗愿,将骨灰撒入大海!

遗嘱后所附偈语“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体现了他的生死观。如今细细读他这三十二个字,能让人品味出他的一生!

释迦牟尼身为太子时出游四门,见到老病死之相,深感人生是苦,遂发大愿要为众生寻求了脱生死之真谛。他在菩提树下悟道后,将缘起性空的真理告知众生,佛教徒受此教导懂得“生者必死,聚者必散”的规律,明白了不生不灭、流转变化的道理。

赵朴初先生继承了缘起性空的佛教思想。有这种精神的人,真正能做到“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花落还开”,再开的不是原来那朵花;“水流不断”,不断的流水是因果相续;“明月清风,不劳寻觅”,是他的心愿,但“因果不空”,后人总要纪念他,努力去寻觅他的身影。

寻觅一个人的身影是徒劳的,关键在于理解精神。精神反映了时代与个人的因缘,必将给我们启迪。

[责任编辑:徐上杰 ]

责任编辑:徐上杰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