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光:以律宗祖庭为例谈祖庭的三大功能
2016年11月16日 10:13
来源:凤凰佛教
作者:王建光
在宗派发展史上,祖庭角色和祖师形象为宗派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形象,因此对祖师之学的传承、对祖庭地位的崇敬,即成为宗派发展的思想凝聚力。
南京农业大学王建光(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编者按:11月17日至20日,由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主办,陕西省组委会承办,北京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协办的“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与会大德专家围绕会议主题“祖德流芳,共续胜缘”,深入研讨汉传佛教祖庭文化的发展、继承和弘扬。推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南京农业大学王建光出席研讨会并提交了题为《祖庭的内涵及其功能——以律宗祖庭为例》的主题论文,王建光在论文中提出“宗祖”与“派祖”的区别在哪些、“宗祖庭”和“派祖庭”如何区分、祖庭的三大功能是什么等重要议题。凤凰佛教选编了王建光论文的主要观点如下。
祖庭是佛教宗派或法脉的重要文化之根和精神之源,有着丰富的宗教学价值和社会文化意义。在全球化时代的宗教交流中,正展示出强大的精神影响力。
一、祖庭的基本特征
祖庭是宗派的发源地,是“祖”与“庭”综合体的精神升华,既有着宗教学的内涵,也有着情感认同意义。一座寺院祖庭的地位和角色能够得以成立,大都有着其被社会认可、宗派认同、历史确证等方面基本特征。
1.基本价值得到社会认可
历史上,祖庭的形成及其后世的发展,往往有着国家力量多种形式的直接、间接支持,寺院也因之而得以形成和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宗派影响。祖庭都会受到帝王及皇权的尊重和认同。这种政治力量的加持,对于祖庭的角色定位和成长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如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道宣律师奉诏于净业寺筑坛开戒,其本质即是国家对道宣律学思想、戒坛仪式和方法在价值观上的认可,确立了净业寺在历史上作为律宗祖庭的社会地位。
2.修学规范受到宗派认同
祖庭都是宗派的祖庭,没有祖庭的宗派是很难成为宗派的,没有宗派支持,祖庭也是不可能形成的。祖庭代表着宗派的思想灯塔,诠释着僧团对宗派发展和大众修学的榜样意义,对僧众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够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历史上著名寺院很多,但能够被视为祖庭的,其地位和功能必须得到宗派内外、僧团大众的认可。尤其是其祖师对经典的创新性解释、思想理论和修学方法,也必须得到佛教思想家的广泛认同。
3.地位角色经过历史确证
祖庭的地位及其宗派理论能够经得住历史的检验,并在这种检验中,其祖庭地位得以稳固、理论得到发展、师承得以延续、影响得以扩大,宗派思想、方法或规范得到普遍认可或采用。
二、祖师与祖庭
所谓祖师,主要是指通过宗派的思想建构、经典的创新性解释、修学方法的独辟蹊径、人格魅力的高远超群,而得以开一宗之新论的佛教高僧。一个寺院能够成为祖庭,需要有祖师的人格魅力和修学创新的多重支撑。祖师建构了寺院成为祖庭的思想理论和修学方法的基础。
祖师有“宗祖”与“派祖”之分,祖庭也有“宗祖庭”和“派祖庭”两种。一个宗派的形成可以有五种类型的祖师,祖庭也因之而分为五种:
1.宗派先驱者及其修学之处
任何宗派的产生,都必然有着前期的理论积累和修行体证。那些宗派思想建构完整系统、修行方法广受欢迎的佛教思想家,会成为一个宗派的理论先驱。这些先驱者在宗派成立后,往往会被追认排入宗派祖谱之中而成为先祖。既然是祖师所在的寺院,理论上其主持或住锡的寺院当然也应该属于祖庭(前期祖庭)。
2.宗派开宗者长期住锡在或主持的寺院
这往往也是重要的奠基性著作或创新性修学方法的诞生之处。在先驱者理论创新的基础上,一个宗派的创立者总会应运而生。宗派创立者继往开来,高扬家风,使本宗理论得以光大于世,其学得以受到社会重视。其住锡寺院的地位也会得以强化,并在此基础上成为宗派的祖庭,受到社会丛林的重视和认可。宗派成立的标志即是其重要著作或修学方法的形成。如终南山净业寺之于南山宗的道宣,是重要的开宗性著作《行事钞》撰就之地。
3.宗派的中兴者重振宗风之处,或是重要中兴性著作诞生之处
由于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及佛教发展多重因素影响,有的宗派发展到一代或几代后,可能会趋于低落。其后又会出现该宗派的中兴者,在经典传承、宗说复兴、僧团建设等方面,使本宗又一次得到光显。不少宗派都不时出现“中兴者”。中兴者所主持或学修的寺院也即成为祖庭。
4.宗派的重要改革者或发展者高扬新说之处,或是重要改革性著作诞生之处
由于社会的变化和佛教思想及其宗派内部的理论创新,有的宗派内部就会出现改革者高扬异说或新说。这种改革者既能坚持创宗者的基本思想,又体现了时代和思想家的思想特色,从而在宗派内部引起了思想的变革,或可造成宗派内部不同思潮的兴起。
5.重要分灯者广播宗说之处,或是重要的分灯性著作诞生之处
宗派的发展,必然会将其区域性影响扩大到更大范围内,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宗派新的“中心”或“次中心”或“次次中心”,从而造成新的“祖庭”即“派祖庭”,形成宗派思想从“宗祖庭”向“派祖庭”的扩散,这即是佛教上重要的“分灯”现象。典型代表如曹溪与后期“五家七宗”的形成。从共时的角度看,这是一种以“宗祖庭”为中心、以“派祖庭”为次中心建立的祖庭区域网络;从历时的角度看,这种由“宗祖庭”到若干个“派祖庭”的发展,构成了一个祖庭树状结构。“宗祖庭”与“派祖庭”的共同发展,对宗派的传播、繁荣与持续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综上所述,可以将祖庭的内涵用下图表示:
从历史上看,缺少“派祖庭”的宗派,虽然其“宗祖庭”有着强大的学术力量和很高的社会地位,但其发展的范围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祖庭的功能
1.为宗派的发展提供精神的凝聚力
在宗派发展史上,祖庭的角色和祖师的形象一起为宗派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道德形象,因此对祖师之学的传承、对祖庭地位的崇敬,即成为宗派发展的思想凝聚力。祖庭正是这种特色的物化代表,祖师的品德、造诣都是通过祖庭而得以生动地彰显和传承。这种思想和价值上的凝聚力,是中国佛教优秀传统得以传承的重要保证之一。
2.为宗派的发展增加思想的辐射力
祖庭的辐射力有三个方面:一者,将本宗思想和修学方法影响到更广泛的区域。二者,将本宗思想和教理渗透到其他宗派之中。三者,将本宗教理融入到社会生活和文化(士大夫文化和市井文化)之中。在这种文化辐射中,祖庭在大众文化中建构了自己的公共形象。
3.为佛教的发展奠定了规范的影响力
祖庭往往因其祖师的思想创新和良好的道德形象,加之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的力量,不仅对当时佛教僧团及其修学方式有着影响,也在其思想内涵、修学方式等规范方面有着历史的影响力。
四、祖庭功能的现代价值
今天,祖庭仍然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1.挖掘祖庭的文化资源,有利于传承中国佛教的优秀品质,提高佛教祖庭的时代凝聚力,促进当代中国佛教及律学的发展。
2.强化祖庭的榜样角色,有利于进一步突出和培育祖庭的感召力与凝聚力,理清和延续中国佛教影响的国际法脉,提高中国佛教的地位和影响,丰富佛教软实力的内涵,使中国佛教优秀传统进一步走向国际。
3.提升祖庭的学术影响力,有利于培育新时期的佛学大师,能够推进中国佛教积极参与国际学术文化交流,提高中国佛教、宗派及祖庭的国际影响力。
[责任编辑:闫秀勇 PFO004]
责任编辑:闫秀勇 PFO004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