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宙耕:一个韩国佛教新闻人眼中的中国佛教


来源:凤凰佛教

宗教不仅要让属于其宗教的人,还要包括非宗教人或其他宗教人,自由、有良心、正直,让他们过更加幸福的生活而要进行教导和实践。

韩国佛教新闻社社长宙耕法师(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编者按:11月17日至20日,由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主办,陕西省组委会承办,北京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协办的“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与会大德专家围绕会议主题“祖德流芳,共续胜缘”,深入研讨汉传佛教祖庭文化的发展、继承和弘扬。推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韩国佛教新闻社社长宙耕出席研讨会并提交了题为《大乘佛教宗刹与佛教文化布教》的主题论文,宙耕在论文中阐述了中国佛教文化布教的诸多现象,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凤凰佛教选编了宙耕论文的主要观点如下。

中国有着经过悠久历史而成立并传承的众多有形的、无形的佛教文化资产。首先要解决的事情是,这种文化性资产不能被普通的社会文化、教育、政策及行政等领域以宗教性的理由加以排斥或排除在外。以韩国的情况来看,西欧的宗教和文化流入的同时,既存的固有文化被骂为低俗、下等的文化。他们的文豪以高级的高层次的模样作威作福,并蚕食破坏着传统文化、宗教和哲学。尤其伴随着现代化,西欧的生活方式、教育制度、医疗制度、福利制度等被导入,固有的文化被排挤,从生存作为根本的社会底层开始传播着他们的思想和宗教。特别是以冠婚丧祭为代表的人生必经程序西欧化后,既存的宗教和文化就走上了衰落之路。

尽管国家和社会的制度与组织中要有优先的照顾和支持,倒是排斥和排挤从表面打造了政策的框架。对于那样的要求彷佛正当似的加以主张的西欧宗教固执而持续性的多方面试图和挑战,必须要保持清醒并加以应对。

生存的方式、语言、其社会所共有和共感的生存哲学、供奉祖先的礼仪和仪式、结婚仪式等相当于是无形的文化。无形的文化具有相当的持续力和无意识的内面侵透力,但令人意外的是,也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变化。韩国的话,跟随世界性的趋势,婚礼基本上是百分百西欧式,葬礼也基本上很难看到传统式的了。做糕点备致生日宴席、煮海带汤老式生日基本上消失了,而在生日蛋糕上插上蜡烛唱歌开生日宴已经成为日常。跟生活的便利和生活习惯的变化一起产生的乃是传统文化也随之消失了。所谓‘温故知新’,说的是‘熟知和推论以前的东西而得知新的东西’。改变外型和导入外部的新事物时,要包容既存的精神和传统的美德,并且那种努力是不能停止的。在激变的世上,里外皆忘的‘忘故从新’是不行的。

对包括人活着而发生的基本性聚会和事件等家人、亲戚及知己们参加的活动在内的生存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活动及其内容的重要性好好儿进行整理,并在变化和便利的波涛中,对于如何变化和保持应合乎时宜地应对。

同时,佛教理念和哲学及佛教礼仪能够在社会上得到高水平和高贵价值的评价之印象形成应该需要持续地费心和努力。佛教通过悠久的历史生产了众多的有形、无形的文化和文化遗产,而且埋没在已经存在的文化中了,新文化和文化遗产的推出会很迟钝。文化就像人的呼吸一样,是活生生变动的有机体。就如修行者一刻都不放松对呼吸的集中和修行之心一般,不要放下对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的关心,要一起行动。

据我所知,中国有各个地区制作得很好的特别演出。北京的金面王朝、杭州的宋城歌舞秀、桂林的印象刘三姐、再现秦始皇封禅仪式的泰山封禅大典、少林寺少林武术秀等盛大规模的演出场所和让人大吃一惊的出演阵容等都是吸引观众的上好舞台。这些演出中也有很多可供运用的跟佛教相关的素材,但很可惜没有被发现。通过悠久的历史产生、维持发展的中国佛教的文化资产和素材可以说是过分程度的丰富。以大而长远眼光来看,如果利用这样的文化资产制作好的舞台将会非常棒。

有一个部分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那就是一种无形文化遗产跟不计其数有形的文化遗产和人结合在一起。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为了进行在佛前上茶的单纯性献茶仪式,就必须有好茶,需要顶级的茶,还必须有保管或者装茶的具有艺术性价值的茶具,上茶之人的服饰和装饰都必须整理,也需要规定上茶精神和步骤的仪式文。所有这些都互相联结并形成大文化圈。无形文化可以看作种子一般,开始发芽生长的话,就无法得知其会长得多大,蕴含着无限可能性。

文化可以成为宗教的创作作品,但不能忘了,反过来,文化活动和现象也是让人们浸入宗教的好契。

去年参观厦门佛教博览会,看到了中国佛教寺刹并非完全站在宗教基础上而是作为创造生存根基产业的一面。而且,看着那庞大的规模、多样的品种以及千差万别的质量不禁感叹万分。似乎是暂时能够窥探中国佛教现在和未来的一个机会。可以大致看到具有世界最多人口的中国国力和与之成比例的有形佛教文化资产是如何被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厦门博览会很有代表性,但是那样的博览会并不是唯一的,据说中国各省几乎都举办了。博览会是单纯展示佛教和生计的联结纽带之场。如果产业活动中增加佛教理想和价值而能够获得更高的评价的话,将会成为最正确的事情。

一般来说,人的生存比宗教更优先。宗教是为了更人性的生活、更美丽的生活、更和谐的生活、更幸福的生活而存在的。佛教的存在目的在于觉悟、人与神的利益、安乐和幸福,其以追求最终幸福通过佛祖当时或佛教历史,而绝不通过为了佛教的死亡而被实现或评价。佛教虽有大慈悲的完成和对可怜生命的怜悯或是为了完成修行不惜一死的勇猛精进和为法忘躯的教导,但如其他宗教般为了宗教及其教导而将死亡正当化的所谓殉教概念非常薄弱。当然,除了佛教外,尽管其他宗教有将殉教正当化加以赞叹或因沉迷于自意而加以强迫的情况,一般来说,宗教信念和生存并非相互对立的概念。

在佛教人的生存和生活基础上能有佛教性的教导和佛教的物质性根基的话,可以说是很理想的。所谓有形的文化,乃是将生存维持下去的各种生产、创造及与生计行为相关的一切有行的生存行为。脱离生存的宗教跟斩断根的树木没有什么不同。因此,要鼓励通过佛教性的产业和生计的根基备置体系让佛教性的生活自然而然地继续下去。美国国内的韩国移民社会,据说由于基督教的网络十分牢固,不加入基督教网络的话,适应移民社会就会成为非常困难的状况。所以,据说无宗教之人或信仰其他宗教之人也不得已只有被编入基督教网络。几乎没有宗教选择的余地。

宗教不仅要让属于其宗教的人,还要包括非宗教人或其他宗教人,自由、有良心、正直,让他们过更加幸福的生活而要进行教导和实践。浸透和添加了宗教的理想的产业要开办比普通产业更自由、更有良心、更正直、更幸福的生产现场,要让那样的理想一直被维持的生活变成可能。

佛教是人类发觉的最高宗教,最高哲学,让人们最幸福、安乐生活下去的教导真理,其实践和完成的历史延续了下来。虽然通过佛教两千五百年的历史,随着地域和历史,跟教团和教势的浮沉与生灭等人间诸事一起走到了现在,但其教导和教团的根本理想毫无变化地维持和发展到了现在。有以历史痕迹之遗迹留下来的地方,也有在新地域被全新传播以新佛教开始的地方,还有过去繁华、如今萎缩弱化下去的地方,更有为了新的变化而努力的佛教。

中国佛教几乎容纳了佛教历史各种侧面,拥有广大的国土,在人口和国力方面,可以说具有现代社会中世界最大佛教国的可能性。拥有国内广播网、媒体和世界性网络的台湾佛教、拥有囊括东南亚在内的广泛而强有力经济权的华侨佛教,以及最近被算作世界最大规模的中国国内大规模佛事活动等,都展示了中国佛教的可能性和未来的指向。

中国为了占有大乘佛教宗剎的位置就应该能够确定和贯彻大乘的本意。首先,应具有能包容各种形态的各个宗教的巨大包容性,应确立能引领世界精神文化的明确佛教哲学。在此基础上,还应去找寻实现调和生存现场和佛教教导的具体性实践原理。佛祖在大涅槃之前留下了“世上变化不止。不要懒惰,要努力。”的遗训。在激变的世上一定得铭记在心的教导。

[责任编辑:闫秀勇 PFO004]

责任编辑:闫秀勇 PFO004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