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宋代水陆法会


来源:凤凰佛教

宋神宗时,东川有一个名叫杨锷的人,将梁武帝的旧仪,重新写成《水陆仪》三卷,水陆的仪文开始有了新版本出现于世。元丰年间(1078—1085年),佛印(了元)禅师住持于金山寺时,有商人到寺申请

宋神宗时,东川有一个名叫杨锷的人,将梁武帝的旧仪,重新写成《水陆仪》三卷,水陆的仪文开始有了新版本出现于世。元丰年间(1078—1085年),佛印(了元)禅师住持于金山寺时,有商人到寺申请设水陆法会,佛印禅师亲自主持,颇为壮观,“金山水陆”因此而驰名一时。

宋元佑八年(1093年),苏轼为亡妻宋氏设水陆道场,并撰写《水陆法像赞》十六篇,称为“眉山水陆”。哲宗绍圣三年(1096年),宗颐删补审定诸家所撰有关水陆法会之著述,完成《水陆仪文》四卷。

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史浩路过金山寺时,因听闻水陆法会的殊胜功德,便将四明(今浙江宁波)东湖月波山的一百亩田地,捐建作为水陆道场。后来他还亲撰疏辞,做仪文四卷。宋孝宗知道后,还特颁“陆无碍道场”匾额。于是水陆法会在发源地金山寺大为兴盛。

南宋度宗咸淳年间(1265—1274年),四明(今浙江宁波)僧人志盘续成《水陆新仪》六卷,并制订水陆像轴廿六轴。于是金山仪文称为“北水陆”,志盘所撰则称“南水陆”。

宋、元两代内忧外患,战争频繁,人民灾难深重,在此社会情形下水陆法会很快普及到全国。当时不但有钱人家独自出资营办水陆,连财力不足者也共同集资修设,这就是后来“独姓水陆”和“众姓水陆”的由来。到了元、明,水陆法会规模更大,参加僧众达到了千人以上。

[责任编辑:闫秀勇]

标签:水陆法会 金山寺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