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上联无下联:云南200年古寺对联你能对吗
2015年10月28日 00:03
来源:新华网
迁糯佛寺,为云南省最大的傣族南传佛教寺院之一。寺门两边有一对联,可惜只有上联,上书“寺门对池道德喜同荆山璞”。
迁糯佛寺位于景谷县永平镇迁糯村大寨村民小组,距县城70公里。建于清乾隆戊戌年(1778年),复修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至今已有237年的历史,为云南省最大的傣族南传佛教寺院之一。寺庙展现了明末清初建筑风格,同时结合傣族建筑式样,古朴、典雅,是难得的古建筑群,被云南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迁糯佛寺
传说迁糯佛寺是当年土司官请大理州工匠来建造的,佛寺建好后,土司把建造大师找来问道:“你还能不能建造比迁糯佛寺更好的佛寺呢?”建造大师胸有成竹地回答:“我还能建造比迁糯更好的佛寺。”于是,土司下令把建造大师的手指砍掉,让他从此不能建造出比迁糯更好的佛寺来。
据说在迁糯佛寺建设工期内,工匠和帮工吃掉的辣椒面就有一百多公斤,佛寺建筑规模可见一斑。
且不说这座佛寺是不是“最好的佛寺”,但绝对是一座融汇了傣汉文化精髓的艺术品。佛寺正门是一座十分精美的重檐牌坊,上面的木雕和透雕,线条粗细相容,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门头上立有木刻金匾一块,上刻“清佛寺”三个朴拙的大字,它的右侧刻有“迁糯和尚、乡官合修”的鎏金字样,左侧刻有“龙飞乾隆戊戌季春谷旦”的鎏金字。金匾后面还刻有“福贵门”三个大字,意味着从这里出进的游人和朝拜求佛的人生福得贵。寺门两边有一对木刻楹联,可惜只留下了上联,上书“寺门对池道德喜同荆山璞”。
迁糯寺建于清乾隆戊戌年(公元1778年),从时间上推算,它独自惆怅了两百余年。而从这副独联的“圆缺”历史中,我们也能一窥景谷县历史上汉文化的传播和沉淀。
景谷是傣族彝族自治县,居住着汉、傣、彝、拉祜等26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7.58%。历史上,景谷县的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更高。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景谷县各民族的文化经历了自身的发展传承并与汉文化彼此碰撞交融。
《史记》记载,在汉朝时,汉武帝就开始关注西南边陲地区,而景谷建制始于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景谷属益州郡哀牢地。唐(南诏)时,于永泰元年(公元765年)设威远城,属银生节度(今景东)。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立威远州,属威楚路(今楚雄)。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制威远土知州,属楚雄府。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升为威远府,直隶省承宣布政使司。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改土归流”后,设威远厅,属镇沅府。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威远厅改属普洱府。
从历史沿革可以看出,景谷县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接触汉文化,并逐步向中央政权靠近,但由于其独特的区位,中原地区的频繁战乱并未对该地区造成直接的影响,反到是文化层面的影响更加深远。对联本身就是汉文化的一种独特形式,而刻在迁糯佛寺门旁的独联具有极高的造诣,从历史中,可见景谷人对汉文化的接受可谓得心应手。
景谷县的宗教建筑成了不同文化交汇的形象载体。特别是众多的佛迹与南传佛教寺院和“最南的道观”大石寺,见证了景谷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原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的“粘合区”。在景谷境内可以看到南传佛教佛寺遍布傣族村寨,也可以在很多地方找到道教的行迹,经由景谷境内北上就再不能找到从这条传播通道传入的南传佛教佛寺,而在景谷境内南下也再无内地传出的道观寺台。
[责任编辑:于发文]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