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华文化改良着印尼菜肴


来源:大公网

中华文化改良着印尼菜肴 图为印尼美食节(图片来源:资料图片)在香港,想吃上印尼的菜肴、糕点并不难,因为这里有不少印尼餐厅,而大凡印尼餐厅同时也供应印尼式的糕点。这些餐厅大多数是滞留在港的印尼归侨一手创

中华文化改良着印尼菜肴 图为印尼美食节(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在香港,想吃上印尼的菜肴、糕点并不难,因为这里有不少印尼餐厅,而大凡印尼餐厅同时也供应印尼式的糕点。这些餐厅大多数是滞留在港的印尼归侨一手创办的,因此其地道程度毋容置疑。

印尼饮食文化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首先印尼曾被荷兰人统治了300多年,在这之前,葡萄牙殖民者的足迹也曾在印尼出现,只是极为短暂而已。明朝以后,粤闽两省的中国人飘洋过海到印尼谋生,不可避免地,葡萄牙人、荷兰人以及中国人都把饮食文化带到了印尼。

例如荷兰人的食品炸薯饼(不带馅儿的叫Prakedel,带馅儿的叫Kroket)和荷兰式春卷(Risoles)等,已成为印尼百姓的日常菜肴及糕点。印尼各地的面包房供应的也是各类荷式面包。然而,荷兰的饮食文化属于欧洲,其菜肴较高档,因此对印尼普罗大众的饮食文化影响不算太大。其中有一种牛肉汤(印尼人统称Sop),荷兰人不吃牛肉,光喝汤及吃其配菜马铃薯、圆白菜及胡萝卜;印尼的牛肉汤虽源自荷兰,但印尼人把牛肉切成小块,再加一些本地独有的香料,遂成为具有特色的印尼牛肉汤。

与荷兰饮食文化相比,中国的饮食文化对印尼的影响要大得多,例如中国的豆腐、豆芽(印尼语中仍保留着这两种食物的闽南话称呼)现在已成为印尼百姓日常不可或缺的菜肴,正好说明了这个问题。在离山城万隆40多公里,一个名叫苏木当(Sumedang)的小山镇,生产的炸豆腐闻名全印尼。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靠出售炸豆腐维生。苏木当地势较高,山泉资源丰富,它生产的豆腐之所以别具特色,恐怕跟用山泉来制作豆腐不无关系。其它印尼菜肴以豆腐、豆芽作配菜的,更是数不胜数。我手中就珍藏着20世纪20年代末期由一位女华裔编著的名叫《巴达维烹饪》(Masakan-Betavi,巴达维即今雅加达战前的俗称)的书籍,这应属最早而且较完整的有关印尼烹饪的书籍了。这部书就介绍了不少以豆腐和豆芽作主菜或配菜的菜肴。

由此可见,印尼菜肴有不少经过印尼华侨的改良,这是毫无疑问的。印尼前总统瓦希德曾经说,印尼不少菜肴吸收了中国的烹调技术,因此显得更加好吃。瓦希德表面说的是饮食文化,事实上意味深长,他讲的是民族融合的政治意识。例如印尼有一种类似鱼蛋的小吃,印尼当地人称为Otak-otak。据说是生活在印尼邦加岛渔村的中国人发明的,他们以中国人制鱼丸子的方法,掺上椰子汁等及适当的香料,又保留印尼人用蕉叶包裹烧烤的传统技术,制造出令人百吃不腻的小吃。

从历史的渊源来看,从事制造糕点业的素来以华裔(俗称峇峇)的惹娘(即Nyonya“女侨生”)居多,一般雇两三个印尼人,清晨挑担子沿街叫卖,其中的糕点五花八门,同时也卖蕉叶包起来的炒饭、椰汁饭、黄姜饭以及各类印尼小菜。这些名为印尼糕点的点心,实际融合了中国闽粤糕点的特点。因此可以说,印尼的饮食文化是印尼华人与印尼人民智能的结晶。

[责任编辑:李雅莹]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