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曾昭式:重走海路发现佛教经典意义重大


来源:凤凰佛教

编者按:2015年9月15日,由广州市佛教协会、广州大佛寺中山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的“海上丝路佛教与文化之行”正式启程,这是中国佛教界首次大规模重走海上丝路的世纪之举。近日,凤凰

 

编者按:2015年9月15日,由广州市佛教协会主办,广州大佛寺承办的“海上丝路佛教与文化之行”正式启程,这是中国佛教界首次大规模重走海上丝路的世纪之举。近日,凤凰佛教专访了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系教授曾昭式,曾昭式在专访中阐述了此次海上丝路巡礼的重要意义。采访文字实录如下:

参加这个活动走访这些国家,第一点,它的重要目的是这些学者过去以后,挖掘寻找在这些国家里面的佛教经典,然后与这些国家研究佛教的学者们,搭建和中山大学、大陆佛教界学者之间的一种沟通,进行学术交流,我觉得这样的搭建平台意义很重大。第二点,基于这个基础,我们能否对于佛教在不同地区的一种发展进行一种跨地区、跨文化的研究,也就是一种跨文化,或者说跨区域里面的佛教一个内容,或者说异地方面的研究,我觉得这两个意义都很重大。因为这刚刚起步,对于中山大学哲学系而言,重要的还有两个学科,都能够支撑这一研究,一个是宗教学的学科,宗教学学科里面他将来拓宽研究领域,可以增加一个这个领域方面的研究方向,第二个方面有一个逻辑学科,我是做中国传统逻辑的,中国传统逻辑里面涉及到唐代的因明传播及其研究,所以说近代开始,形成了中国近代以来的逻辑,中国掀起因明学研究,基于民国时期尤其是中国近现代这个主流研究的一种总结和反思,进而对佛教逻辑而言,或者说因明而言的时候,他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在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和藏传量论、汉传因明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以及这些内容和佛教内明之间关系的一种比较,这里面就涉及到逻辑学科,宗教学科,哲学学科等这样一些跨学科形成,这个意义也是蛮大的。

逻辑的视角大体上我的学术研究理路是:第一步,是中国近代以来佛教逻辑我们叫因明,汉传叫因明,藏传叫量论,然后先秦逻辑。西方逻辑对于中国近代以来百年的逻辑学传统的一种比较研究,对这个比较研究的回顾反思,然后第二步就开始回到先秦里去,现在这个课题也做完了,究竟先秦逻辑不同于西方逻辑它的本质在哪些地方,特征在哪些地方,这是第二步。这个内容以后,下面再进行一种课题就是基于跨文化活动下的中国近现代汉传因明的研究,这个研究一方面就是说对于学术界关于汉传因明研究的不同观念进行梳理,比较,然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如何研究因明,以及基于什么样的一个逻辑观来研究因明,现在刚刚开始的工作就是现在做的工作,这是一个国家课题,大概就是2018年这个课题完成,我想说的回答这个问题就是说,因明不是内明,《瑜伽师地论》提出了五明的概念,其中因明和内名它们是独立的概念,就意味着有差异,而且从佛教义理的角度来看,因明它的主要的价值就是论证佛教内明合理性这样一个工具,这样一个方法。基于这种考虑来回答在佛教文献里面,因明究竟是什么,有什么特征,以及因明和内明的关系,这是第一个观点,第二个观点因明不是西方逻辑,这里面就要结合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他们的逻辑的差异性。因为如果有一个民族的文化的话,这个民族文化就有思想,如何表达这个思想,如何去说这种思想,那么这种说理方式在我这个意义上讲就是一个逻辑。目前中山大学另外一个学科叫逻辑所,就是我们的一名教授,他带了一个团队,他在做什么呢?他在做汉藏辩经说理方式的一种比较研究,比如到西藏去和喇嘛辩经,汉地的学者去和喇嘛们进行互动对话,这里面有没有这种说理或者论证的规则和方式。我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文献出发,在文献里面他提出了哪些理论,这些理论是什么,他与中国名学和西方亚里士多德逻辑它有什么样本质的差异,我们目前在做这个工作,大体上是这样的情况。

[责任编辑:李雅莹]

曾昭式:重走海路挖掘佛教经典意义重大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5/09/11/6acfba76-5f08-4533-8b48-e8bebfd13079.jpg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