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新加坡:鼓励多元文化 打造地区文化中心


来源:新华网

新加坡虽是一个城市国家,但却是一个多种族、多元文化的社会。除了占人口约75%的华人,还有马来人、印度裔和欧亚裔等不同族群。新加坡强调种族和谐,在立国之初就确定了各族平等的政策,其中包括鼓励多元文化发展

 

新加坡虽是一个城市国家,但却是一个多种族、多元文化的社会。除了占人口约75%的华人,还有马来人、印度裔和欧亚裔等不同族群。新加坡强调种族和谐,在立国之初就确定了各族平等的政策,其中包括鼓励多元文化发展。(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同时,政府还分阶段实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规划,力图将新加坡打造成地区的文化中心。

多元文化特色

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特色,从官方语言的设置上就可看出。马来语是新加坡的国语,而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同为官方语言,英语被选为行政用语。

新加坡的公共假日设置也体现这一点。新加坡每年有11天法定节假日,除元旦、国际劳动节和国庆节外,其余8天都是民族和宗教节日,其中包括华人新年(同中国春节)、佛教的佛诞日、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和哈芝节(宰牲节)、基督教的复活节和圣诞节,以及印度教的排灯节等。其他的节日如华人重要的中秋节,虽然不是公共假日,也会隆重庆祝。

在不同的节假日,政府支持不同族群的各种文化活动。新加坡的唐人街牛车水每年春节和中秋节都要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其中亮灯仪式一般会有新加坡总理等官员出席。在滨海湾河畔,每年春节都举行“春到河畔”迎新春活动。在十多天的活动中,每天有歌舞、杂技或戏曲等文艺表演、传统手工艺品展示以及小吃品尝和游戏等。

在印度人聚居地“小印度”,每年则会举办排灯节、蹈火节庆祝活动。

除了各个族群的节庆活动,新加坡政府和基层组织也举办一些富有特色的多元文化活动,这其中,已办了39年的新春“妆艺大游行”,已经演变为不同族群和海内外人士都参加的国际嘉年华会。

“妆艺大游行”是由人民协会主办的大型多元文化街头巡游活动,阵容包括不同文化特色、蔚为壮观的方阵和花车,有不同民族的传统舞蹈和民俗表演,也有街舞表演、“蜘蛛侠”等亮相。

“妆艺大游行”是一项公益性质的文化活动,资金主要来自各种赞助机构和赞助商,也有一部分是政府出资。

文艺复兴城市计划

自1989年起,新加坡文化艺术主管部门新闻、通讯及艺术部开始制订分阶段的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规划。同年,王鼎昌领导的文化艺术顾问委员会成立,负责评估文化艺术政策并提出规划建议。委员会认为,艺术可以提升个人修养,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培养国民认同感和发展旅游娱乐业。为此提议在大中小学教育中增加艺术教育的内容;建设更多文化设施;增加文物和艺术品收藏;鼓励读书和写作;借助媒体加强在民众中推广艺术。

在接下来的10年间,新加坡着手加强学校文化艺术教育,同时成立了国家艺术理事会、国家文物局和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建设了一大批文化设施,包括俗称“榴莲壳”的滨海艺术中心以及一批博物馆。

从2000年起,新加坡推出分阶段的“文艺复兴城市计划”,核心内容是要把新加坡打造成为地区的文化、设计和传媒中心,以适应国家在新世纪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文化艺术需求。期间,政府资助一批文化艺术公司,实施一系列推广计划,组织各种文化节。

2003年,政府推出“新加坡设计发展计划”,提出大力发展潜力巨大的创意产业,以期创造“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奇迹。

2005年,新加坡开始实施“文艺复兴城市计划二”,增加资助金额,重点放在政府和企业界合作,将文化艺术作为新加坡在国际上进行整体形象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伦敦举办新加坡文化节,从2006年开办艺术展——新加坡双年展。

到2007年,新加坡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一年内至少参加过一次文化艺术活动,而1996年这一比例仅为十分之一。新加坡也拥有了一些具有国际声誉的文化设施、文化团体和文化项目。

新加坡政府目前正在实施的是2010年开始的“文艺复兴城市计划三”,为期5年,主要目标是以宜居的城市环境吸引各国人才到新加坡,同时推动自身人口的文化艺术素养,培育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使新加坡成为一个国际化的文化艺术城市。

新加坡还计划打造自己的文化娱乐区,以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等为借鉴。限于土地有限,中心市区将搬迁腾出的最高法院和市政厅等具有殖民地特色的建筑将被改造成为国家美术馆,加上已改为文化设施的旧国会大厦、滨海湾艺术中心和新建的滨海湾金沙艺术科学博物馆等,形成文化中心区域。

新加坡政府鼓励社区积极参与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以增强国民认同感。政府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私人机构资助文化艺术活动。在新加坡植物园,有邵氏基金资助建设的音乐台,周末常有免费的演出活动。

根据新闻、通讯及艺术部的资料,新加坡文化艺术产业2009年的营业收入为45亿美元,创造附加值10亿美元,其中视觉艺术贡献40%多,表演艺术占20%,书籍出版销售占30%,其余为博物馆等的贡献。文化艺术产业提供了2.48万个就业岗位,其中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和出版业各占三分之一,另有约1000多人服务于博物馆等文化机构。

[责任编辑:李雅莹]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