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落日不该辉煌,别说墓地只有凄凉。那一排一排的墓碑,在斜阳的沐浴下矗立着,竟洋溢着一种生机。我说“生机”这两个字,绝不是信口胡言,而的的确确是我当时的真实感受。连我自己也感到奇怪,明明是远离生命、埋葬生命的地方,明明是与“尸骸”、“死亡”,甚至“鬼魂”联系在一起的坟场,却不但不给人阴森、可怖的感觉,不但让人闻不到一丝一毫“死”的味道,反而让人似乎听到生命的歌声、让人感到生命的无所不在,这的确有点儿不可思议。
我像走进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一样走进这座墓地,像欣赏达·芬奇或伦伯朗的真迹一样欣赏着一座座制作精美的墓碑和墓池。过去,我从不知道欧洲人的墓地如此讲究,如此艺术。我虽然曾在诸如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等那些著名的大教堂里看到过许多保存在那里的“伟人棺”,也参观过一些“名人墓”,但我一直以为那是“伟人”或“名人”的“专利”,不知道欧洲普通人的墓地也如此精美。更令人吃惊和赞叹的是,这所有的墓碑,竟没有一块是相同的。每一块墓碑,从材质到造型,都充分体现着死者(或更可能是死者亲属)的个性及审美观。这些墓碑,或方、或长、或尖、或圆,有的造型古朴,有的立意新奇,有的在打磨得像镜子般光亮的彩色大理石上精雕细刻、镶金缀银,有的追求一种返璞归真的效果,故意让花岗岩粗糙的石面裸露在阳光下,“素面朝天”。墓碑上的装饰品,当然以十字架为多,但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十字架,也被艺术家们(我已经把造墓的艺人和工匠称为艺术家了)独具匠心地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大小比例、不同的细节处理塑造得形态各异、耐人寻味。许多墓前,还立着一些基督和圣母的雕像,则与在教堂里常见的一样,更是精美绝伦,个个都是令你驻足的艺术品。墓碑上当然还镌刻着或多或少的碑文,可惜我不懂德文,只能看看死者的姓名和生卒年月。但是,望着那一排排雕工精细的文字,我相信,那一定是些充满着哲理和诗意的语言,一定是如哥德一般的语言。
作者:
田青
编辑:
吴欢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