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机锋?什么叫转语?
2009年04月09日 09:5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打印已有评论0

②由大到小的语境转换

这类机锋转语的数量不很多。如本书第五十八则是一比较典型的例子:

洞山问:“万里无寸草处,作么生去?”石霜对之曰:“出门便是草。”

所谓“万里无寸草处”,显然非现实世间所有,这是从佛性根本义上所作的一种比况,故语境已超越人类知见情识,是“大语言”的形象说法,示现佛家“事事无碍”的终极境界。但石霜的转语却是从现实世间法,即有情众生情识分辨之法来说的,其语言背景为事法界即现实生活中的日常语言境界。石霜庆诸将语境由超越人类情识的事事无碍界转换为事法界的机语,表明他打破了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界,事事无碍界的分辨执着,能在本原心性之中体究其圆融和合、相即不二的本质,达到解脱和契悟。详见本书第五十八则注解。

此外,如第十二则慧能问怀让“甚么处那么来”?也是从大语言背景下发问,可惜怀让当时未能解悟,执着于情识知见,故无语以答,如果将无语以答的这一表象也视为行为转语,则怀让此处所转为由大到小的一例。不过,后来怀让终于解脱彻悟,知道现实情识之中无法诠释“大背景”之下的佛法了义,故当怀让追问他会佛法处“作么生”时,他回答“说似一物即不中”。这一转语成为禅宗一个著名的“话头”,为后世僧家反复参究。

③相同语境中,作境界浅深转换

通常而言,这类机锋转语的问答双方还存在一些逻辑上的内在联系,具有一定的可思辨性,只是大多数情况下,转机迅速,为常人思维所不易触及,故显得灵巧多变,难于把握——这正是禅门师家用心所在,目的是以此锻炼智慧,强化直觉思维,促使人放弃分辨执着心,达到解悟。如: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答:“庭前柏树子。”

这是从感知意识的形而上层面——根,向形而下层面——境,作语境转换的一例。“祖师西来意”是源于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情识而对佛法的一种追问,具有形而上的思辨性。赵州和尚以“庭前柏树子”相对答,把人的思路一下提到眼前亲见的客观事相表面,意在强调根境、器识之间虽然互有浅深、上下之别,但在佛法本原处,是相即不二的,佛法现前,一一具足,土木瓦石,庭前柏树,黄花绿叶,都是佛法全体之用。又如本书第十四则:

问:“如何是佛法大意”?答:“庐陵米作么价?”

还有巴陵三转语中的前两转语:

僧问巴陵:“如何是提婆宗?”陵云:“银碗里盛雪。”

问:“如何是吹毛剑?”云:“珊瑚枝枝撑着月。”

这些都是人们通常的语境之下,就佛法问题作境界深浅转换的实例,有关分析,读者可参阅本书相应公案。

总的来说,机锋和转语在多数情况下,是构成一则公案的两个基本要素,同时它们又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机锋所涉佛法境界的浅深,是公案启迪、教益学者价值的前提,而转语是否灵活机变,是否切中佛法精义,则决定一则公案的好坏真伪。把握这些规律,我们便可比较准确地解读公案玄妙的意旨,参悟其佛法大义,得其智慧。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黄君   编辑: 闫秀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