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公案中有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参禅学者提出一些涉及宗教根本大义(佛性,宗风等)的问题,如“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如何是佛法大意”?“如何是古佛心”?“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如何是和尚家风”?“如何是云门境”?“如何是无缝塔”?“无情说法也无”?
还有一种情况,禅门师家为探讨佛法教义方便,或测试、探究学者(或同参)对佛法体悟的深浅,特意设置一些涉及佛法根本义谛的问题。如本书第十二则慧能追问怀让“甚么处那么来”?第十七则马祖问百丈野鸭“什么处去”?以及临济四料简、黄龙三关等。
或者,如南泉斩猫、丹霞烧佛那样,创造一种非常现象,使人产生对佛法大义的质疑。
这种种情况下,无不产生一种情境,骤然激发人的心理活动,这便是所谓机锋。此处“机”乃为机关、机用,同时也有机智、根机之意;“锋”则指锋芒,表示一种尖锐的状态、情境。按不同情况,机锋可以是言语机锋(直接包含在言语问话之中),也可以是行为动作机锋(如法眼指帘、丹霞烧佛等)。按所提问题(或所涉情境)的深刻性和尖锐程度的不同,机锋又可以有和缓与激烈,平实与险绝等不同程度的区别。如早期禅师,尤其曹洞宗、法眼宗诸家,喜欢设置一些较为和缓、平实的问题,而临济、云门诸师则喜欢急切地提出一些生死攸关、大是大非的问题,气势明显不同于曹洞、法眼。这是禅宗不同风格的重要表现。
面对机锋,如何作出回应,以适合设问一方所置的情境,使无以相持的局面消除,达到启人智慧、迪人解悟,或达到让对方完全知道法浅深的目的?通常,人们回答出一些很特殊的话语,或做一些特殊的动作,画一些特殊的符号,甚至设置某种特殊的事件,这些特殊的言语、符号、动作、事件便是所谓转语——它显然不局限于狭义的文学语言。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将符号、动作、事件的转语分别称之为符号转语、动作转语和事件转语,而对文学转语则不再加以区别。
转语的好坏直接反映禅门宗师(或被测者)悟性的高低和佛法的浅深,故其性质、特点值得作一番深入的探讨。
纵观历代公案的言语机锋,我们发现,转语一个最实出、最根本的特征是转换机锋的语言情境,切断逻辑思维,使人产生直觉观照,达到禅定解脱、顿悟佛法的目的。即所谓“转语”乃是转换语境之语,或者说“转语”所“转”在机锋语境——这正是历来禅家所谓机锋转语的本意所在。
人类语言之所以具有记录和交流思想、情感等作用,存在一个共同认可的语言环境背景——人类共同的观念体系和建立于眼、耳、鼻、舌、身、意的,大众化的认识标准。只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对其环境背景没有觉察,也无须作特别的说明。
禅家正是要人类对自身环境背景进行彻底反省与自觉,并进而体察这种背景的局限性,放弃对观念意识的执着,摆脱分辨计较心的迷妄,让心性过渡到超越人类情识的、与天地自然相统一的大环境之中。
作者:
黄君
编辑:
闫秀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