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入川高僧|东晋名僧慧持大师,他创建了峨眉山第一座寺庙
佛教
佛教 > 资讯 > 正文

巴蜀入川高僧|东晋名僧慧持大师,他创建了峨眉山第一座寺庙

慧持(337-412年),山西雁门楼烦人,俗姓贾,东晋名僧,东林十八高贤之一。他与兄长慧远同依止道安大师出家,精通经、律、论三藏,并及外典。慧持法师身高八尺,风神俊爽,常以草鞋纳衣示人,其在庐山的讲经说法吸引了四方云集的听众。

慧持尊者(图片来源:十愿)

慧持尊者(图片来源:十愿)

东晋隆安三年(399年),慧持辞别兄长慧远入四川,居住在郫县龙渊寺,大力弘扬佛法,受到四方人士的钦慕。慧持在四川的弘法活动,使他成为峨眉山佛教的重要人物,他与峨眉山普贤崇拜的肇始密不可分。在峨眉山,慧持建“普光寺”,历史即以其为机遇点将恩施推上了作为普贤菩萨道场的发展道路。峨眉山被尊为普贤菩萨道场后,全山逐渐由道改佛,唐宋以后,佛教在峨眉山日趋兴盛,明清之际达到极盛。

慧持法师于东晋安帝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卒于龙渊寺中,春秋76岁。临终时,他遗命弟子务要勤勉律仪,专心净业。他对弟子们说:“经文上说,戒如平地,众善由生。行住坐卧,一举一动,都要谨慎啊!”慧持法师又把所藏经籍法典,分别传给弟子道泓、昙兰,两人都继承了师父的德业。

慧持法师的生平事迹和历史贡献,体现了他作为一位高僧在佛教传播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的教诲和行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峨眉山普贤道场的形成和巴蜀地区佛教的传播上,慧持法师的贡献不可忽视。

东晋高僧慧持行迹考述

一般而言,佛法的弘扬与寺院的建设无法分离。慧持法师在蜀地弘法并得到了当地信徒以及刺史的推崇,因此在此建寺是可能的,故而后世论著中多认为慧持在峨眉山建立了寺院。《峨眉山佛教志》中说:“师(慧持)为酬宿愿,不久上峨眉山创建普贤寺。”《普贤道场峨眉山》一文中也说:“史载,慧持和尚于隆安三年入蜀,为遂其‘观瞻峨眉,振锡岷岫’之愿,只身登上峨眉山,修建普贤寺,供普贤瑞像,招收门人。至此,峨眉山上方有正规的寺庙和正住僧人。”《四川佛教文化》中说:“慧持创建了全山第一座寺庙普贤寺。”

慧持法师在蜀地弘法,其所弘传之经典在僧传等资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从前文诸材料及魏晋佛学的变化可推断慧持弘传当为《法华》与《阿毘昙》。据干树德先生《慧持与峨眉山的普贤崇拜》一文中的论述,“慧持能在蜀地获得声望,大概同其讲说《毗昙》精要有关。”“慧持能在蜀地获得崇高威望,应该说还同其深入阐发《法华》经义分不开。”根据前文所讲慧持与《法华》《毘昙》的诸种关联以及魏晋佛学的诸种变化来说,干先生的推论是合理的。慧持弘传《法华》及《阿毗昙》,僧俗“望风推服”,有幸成为慧持门下,则被认为是“登龙门”,可见慧持佛法造诣之精深。

同时《高僧传》中还记载了慧持避难郫县时的一个细节:

慧持避难,憩郫县中寺。(谯纵)有从子道福,凶悖尤甚。将兵往陴,有所讨戮。还过入寺,人马浴血。众僧大怖,一时惊走。持在房前盥洗,神色无忤。道福直至持边,持弹指漉水,淡然自若。福愧悔流汗,出寺门谓左右曰:“大人故与众异!”

慧持避难遇贼兵,在其他人四散惊走之时所表现出的淡然令贼首愧悔,而退贼于弹指之间亦是其佛法修为之高的明证,这当然也增加了慧持的影响力,使之成为众咸仰慕的对象。

龙渊垂诫,高树戒幢

公元412年,东晋义熙八年,慧持法师卒于龙渊寺,春秋七十有六。

慧持法师在临终之时垂诫弟子务必谨守戒律,以戒为师,弘传佛法。他对戒律的重视应当是受到了乃师道安法师的影响。僧史记载,佛教戒律制度在三国时的曹魏嘉平年间传入中国,但戒律的发展落后于佛教其他方面诸如教义、僧团的发展,直至道安时期,此种情况依旧。

同时道安在遵守戒律方面要求十分严格。《高僧传》记载:“(法遇)止江陵长沙寺。讲说众经,受业者四百余人。时一僧饮酒,废夕烧香,遇止罚而不遣。安公遥闻之,以竹筒盛一荆子,手自缄封以寄遇。遇开封见杖,即曰:‘此由饮酒僧也,我训领不勤,远贻忧赐。’即命维那鸣槌集众,以杖筒置香橙上,行香毕,遇乃起,出众前向筒致敬。于是伏地,命维那行杖三下,内杖筒中,垂泪自责。时境内道俗莫不叹息,因之励业者甚众。既而与慧远书曰:‘吾人微闇短,不能率众,和上虽隔在异域,尤远垂忧念,吾罪深矣。’”由此可知,道安“封荆责徒”在其弟子当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慧持临终之时垂诫弟子谨守戒律,高树戒幢,一方面是循世尊遗言,另一方面也有其师道安法师的影响。

古树禅定的传说

《五灯会元》中记载:“徽宗皇帝政和三年,嘉州巡捕官奏:本部路傍有大树,因风摧折,中有一僧禅定,须发被体,指爪绕身。帝降旨,令肩舆入京,命西天总持三藏以金磬出其定。遂问:‘何代僧?’曰:‘我乃东林远法师之弟,名慧持,因游峨嵋,入定于树。远法师无恙否?’藏曰:‘远法师晋人也,化去七百年矣。’持不复语。”

慧持“因游峨嵋,入定于树”,直到北宋徽宗政和三年方出。虽为一则传说,但故事的背后亦有表明慧持禅定功夫的深厚之意。

观乎此,慧持法师一生主要经历了师事道安法师时期、庐山时期以及蜀地弘化三个时期,行迹所至,众皆称善。师事道安法师时期,慧持遍学众经,游刃三藏,奠定了坚实的佛学基础。庐山时期,慧持校阅新译经典,树立清净道风,堪称僧团楷模。及至蜀地弘化时期,慧持建寺说法,发展佛教慧学;龙渊垂诫,高扬戒律精神;古树禅定的传说,则表明了其佛教禅定的修持之功,可谓戒、定、慧三学并进,高僧之谓,名至实归。(参见杨锋兵《东晋高僧慧持行迹考述》)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