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孝荣:兖州佛教初传及兴隆寺始建考
2009年09月13日 11:48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共有评论0

至南北朝时,兖州佛教盛行,官民之家出家众多,建寺造像成风。史载,羊烈,字信卿,太山巨平人,为晋太仆卿琇之八世孙,父灵珍为魏兖州别驾。北齐孝昭帝皇建年间,羊烈官兖州大中正。北齐后主武平年间,官至骠骑将军、义州刺史。羊烈“家传素业,闺门修饰,为世所称,一门女不再醮。魏太和中,于兖州造一尼寺,女寡居无子者,并出家为尼,咸存戒行” 。可见,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羊烈家在兖州即已建造尼寺一所。

1993年,兖州出土了北齐河清年间(562—565)造像记碑,其文曰:

盖惟三空明彻,六度凝凊,理协亡言,行侔实际。逍遥无得无住之所,纵容一道一原之中。挺志高悟,特钟玄旨;风仪韶峻,厥趣萧然。汤汤焉,亹亹焉,复何言哉!若夫邑义人等,品第膏腴,琼华玉润,亭亭素月,明明景日,以大齐河清三年岁次实沉,于沙丘东城之内优婆尼比丘尼之寺,率彼四众,奉为太上皇帝陛下、师僧父母,俾闰含灵一切有识。于是法堂魏魏,廊庑赫奕,磊硌而重迭,峨峨以连属,又乃敬造阿弥陀连座三佛,日轮将坠之彩,俄影余光之色,四大海水之眼目,五□弥山之毫相,夷徒花萼,道气消扇,尼□琬琰,显美正观。词…… 

可见,河清年间,兖州民众组织的佛教义邑在沙丘(即瑕丘,今之兖州)造阿弥陀连座三佛。在中国佛教史上,东汉为佛教初传时期,两晋南北朝为佛教发展兴盛时期,隋唐为佛教鼎盛时期,宋代以后为佛教衰落时期。尤其是北朝,历经少数民族统治,社会矛盾尖锐,民众为避徭役而大量出家,最多时达到二、三百万人,寺院遍于各地,达到三、四万所,佛教兴盛。出家成风,建寺造像盛行,正是当时佛教兴盛的重要标志。有学者指出,“北朝法雨之普及,人民崇福之热烈,可于造像一事见之”,“其时人民立塔造像,风尚普遍” ;“五、六世纪,释教渗透北土各个角落,信徒队伍亦急剧膨胀,信徒所循修持方式也很多,如守戒持斋、禅定讽诵、造像写经等。其中,造塔立像是一种极流行的方式” 。北朝时期的兖州,正处于佛教发展兴盛时期,体现出北朝佛教发展的特点,出家、造像成风。因此,在南北朝时期,兖州佛教已经发展兴盛,而非前引文所谓隋代以后“佛教则在兖州地区发展起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何孝荣   编辑: 邢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