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善奉行
2009年03月28日 21:26 】 【打印已有评论0

内容摘要:佛与商,似一个远离世俗,一个直接尘世;然佛与商的汇通却可如泉涌般喷发智慧。佛语“欢悦和谐,犹如水乳”,一个“和”字确是企业的灵魂;四方和谐、相互尊敬乃谓之佛境 “六和敬”,则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与指南。

关键词:佛教 思想 和谐 发展                             

作为一名企业家,也是一名佛弟子,多年来在从事企业活动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使自己成为学佛报恩的受益者。一般人也许认为,佛教与企业是两回事,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因为一个是宗教,远离人间香火,致力于众生解脱的生死大事,属于出世间的内容;一个是商业,直接生活在尘世,致力于生产资料的物质创造,属于世间的内容。但是我通过经营企业与学佛的过程之后,觉得两者之间确实有很重要的关系,将佛教的思想与企业活动结合起来并用,不仅能够使我的生意得到了提升,同时也使企业的生存进入了良性回圈,同时我的人生境界也得到了提高,对佛教的信仰也有了增强,在此我愿将我学佛的体会写出来,与各位参会人士分享。

一、佛教和谐思想可以作为企业的灵魂

自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后,再经佛弟子们对佛教的弘扬,使佛教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思想,这些理论思想,不仅丰富了人类的思想宝库,也对人生有无尽的受益,更对整个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古老的佛教思想广泛,内容包罗万象,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百科全书。它除了与人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之外,还与企业的管理与发展也有非常紧密的关系,甚至可以牵涉到企业的成败得失。

众所周知,一个有前途的企业,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灵魂,这个企业的灵魂是什么呢?我以为就是一个“和”字,这个“和”就是和谐,因为企业有了“和”,才能充满活力,否则将会陷入死水一潭,僵而不死,最终得不到发展。而佛教的和谐思想却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挖掘企业的活力。

佛教讲的“和”,是欢悦和谐,诸事顺利。佛教经典曾经讲到比丘要行七法,此七法中的第一法就是“欢悦和谐,犹如水乳”(《释氏要览》卷下)。一个寺院就是一个大家庭,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的成员呈现的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出家的僧人既要享受平等友爱的权利,同时还要处在一个欢乐的氛围之下,所以“和谐”对僧团来说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佛教僧团的生存与发展。佛教里把“和谐”看作是佛陀的遗教之一,中国古代著名的僧人--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就曾经提到:“佛之遗嘱,以戒为师,师训七支,弟子奉行,莫令污染。仁让贞信,和雅真正,战战兢兢,动静和谐,故言以戒为师也。”(《四念处》卷第一)智者大师是中国佛教的大智慧者,他把印度传来的佛教思想经过改造后,变成了中国佛教的民族特色思想,因此在中国佛教史上一直受到了人们的尊敬与崇拜。智者大师说的“以戒为师”,其实就是要人们做到“动静和谐”,因为这个和谐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佛教讲不离两边即为“中道”,凡圣一体,是为不二。天台宗讲圆融,认为世间与出世间一体的,所谓一切资生产业皆是佛道,所以动静一如,不一不异,都是成佛做祖的必然之路。能够正确处理动静的和谐关系,也就做到了清净无染的解脱之道,真正到达自在无碍的境界。所以,佛弟子认识到圆融动静一如,就是做到了和谐,就是“以戒为师”。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陈绍常   编辑: 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