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幸福 创造幸福
2009年03月28日 21:25 】 【打印已有评论0

当被满足度(Z)等于1时,说明渴求的事物完全被满足了,此时获得的幸福感是完美的。炒股中就好比渴求本周赢利10%,结果也是10%。

当被满足度(Z)大于1时,说明渴求的结果超出期望值,那么获得的幸福感也就超出想像。炒股中就好比渴求本周赢利10%,结果赢利大于10%。

这些理论,虽然都揭示了人类幸福的一些共性,但与佛教的幸福观念有很大差距。

在佛教中,感觉被称为“受”,即对各种境界而产生的苦、乐等精神作用。按照《俱舍论》所说受有五种,即忧受、喜受、苦受、乐受、舍受。其中喜受,是对应于心理的感觉;乐受,则是对应于生理的感觉。舍受,即平等之受,既没有开心感也没有不开心感。

所以,我们世间所谓“幸福”,可以归于“乐受”之中,指身心适悦的感觉。乐受也叫乐根。《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二说:“乐根云何?答:依顺乐触所生身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谓乐根。”佛教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称冠以乐字。如乐土、乐邦、乐果、乐法等等。佛教常说“离苦得乐”,这个乐,主要侧重于解脱道。按照经典所分,乐包括有世间与出世间两大类。《华严经随疏演义钞》说有五种乐:

一、出家乐,出家乐者,谓世间之人,多诸业惑烦恼。出家达道,永断是苦也。二、远离乐,远离乐者,即初禅天之乐也。谓初禅能远离欲界爱染烦恼,得觉观禅定,而生喜乐也。三、寂静乐,寂静乐者,即二禅天之乐也。谓二禅离初禅觉观散动,澄心寂静,乃发胜定之乐也。四、菩提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菩萨无漏果成,自受菩提之乐,以慈心故,复以此乐转施众生也。五、涅?乐,梵语涅?,华言灭度。谓菩萨息化归真,入无余涅?,获最寂静,是名涅?乐也。

通俗来说,出家乐,即出家求道而解脱苦之乐。远离乐。即证初禅之乐,是远离欲与恶不善法之乐。寂静乐,即第二禅以上的乐,系止息寻、伺等精神作用之乐。菩提乐,即证得菩提之乐,远离烦恼而获真实智之乐。涅?乐,即远离现世生死之苦,一切惑业寂灭,而得究竟安稳,不生不死之境地。《法华经》之“药草喻品”说:“皆令离苦,得安隐乐、世间之乐,及涅?乐。”

佛教对于世间的所谓幸福,有着深刻的认识。我们可以提出目前最有针对性的几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世间的幸福都是暂时的。

《涅经》明确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佛教唯识学更细致的分析人的所谓快乐的变化。比如,我们口渴的时候,能得到一杯水就是幸福的。我们可能当时就会认为,拥有清水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持续不断地喝下去,喝到肚胀,幸福感就会变为不幸感,我们会觉得痛苦。根据现代科学的研究,一次饮水过量会水中毒,严重的会危及生命。这样不仅不幸,而且可悲。可见世间幸福感的无常、虚假。就连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受到佛教思想的启发,曾说过:所谓幸福,就是前一个欲望得到满足,后一个欲望还没有产生的那一刹那。正视世间幸福的暂时性,可以帮我们摆脱贪执。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经济危机已经给我们上了财富乃至幸福无常的生动一课。人们在反省过去对于财富的贪婪的时候,也意识到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人们以往总是希望从购买更多的消费品来获取幸福,甚至只有通过疯狂购物,才能缓解心里的压抑和紧张,导致“购物癖”的产生。而现在危机让财富的泡沫破灭,也让追求财富的脚步放慢。大家此时发现,幸福可以来自亲密美好的人际关系,幸福可以来自内心的和谐安宁。当我们有时间欣赏窗外的绿叶和鸟鸣的时候,我们手中的淡淡茶水,似乎也变得非常甘美。这是红酒雪茄刺激所不具有的宁静淡然。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湛如   编辑: 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