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佛教信仰与企业家精神
2009年03月28日 21:11 】 【打印已有评论0

[11] 《妙法莲华经玄义》第1卷,《大正藏》,第33册,第683页。

[12] 菩提心的内容主要有:①、愿菩提心。首先要发大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如发四弘誓愿,阿弥陀佛在因地时发有四十八大愿,药师佛发有十二大愿,普贤菩萨发有十大愿等皆属发上求下化的愿菩提心。这说明具有伟大的抱负,弘深的誓愿,是行菩萨道的先决条件;②、行菩提心。愿菩提心还只是发心,还没有落实到实践中去,必须要和六度四摄密切结合才能达到上求下化的目的,此即行菩提心。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愿菩提心侧重于起信发愿,行菩提心侧重于深悲利他。

[13] “六波罗密”又称六度,是指六项度脱诸恶,使自己到达佛果彼岸的德行,客观上也是利益众生的。布施度悭吝,持戒度犯恶,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菩萨利他之法主要是学习五明,广行四摄。五明是内明、声明、因明、医方明和工巧明。

[14] 四摄法即:布施以资财饶益众生,令生欢喜;爱语是慈爱说法,导其向善;利行是施设方便,利济其行;同事是和光同尘,以身作则。

[15] 简称“慈、悲、喜、舍”,是佛菩萨为普度无量众生,令离苦得乐,所应具有之四种精神和情怀。《大般涅槃经》解释说:“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大正藏》,第12册,第454页。

[16] 《菩萨地持经》第1卷,《大正藏》第30册,第890、891页。

[17] 《菩萨地持经》第1卷,《大正藏》第30册,第890、891页。

[18] 《菩萨地持经》第1卷,《大正藏》第30册,第890、891页。

[19] 从社会生活的一般意义而言,经济伦理是指在社会发展中产生并约束和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及其伦理规范和道德精神的总和。经济伦理既是调节人们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也是主体把握社会生活的实践精神。

[20]“业”,古代释为“造作”,现在可以解释为活动或实践。“报”指报应。佛陀认为业力是众生所受果报的前因,是众生生死流转的动力。众生的行为和支配行为的意志,从本质上说是业力。做一件事情,一般是先有心理活动,是意业;后发之于口,是口业;表现于身体上的行动,为身业。任何思想行为,都会给行为者本人带来一定的后果,这后果叫作“报应”或者“果报”。

[21]《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第67、551、353页。

[22]《菩萨璎珞经》,《大正藏》第16册,第78页。

[23] 业力是连接因果报应的纽带。业,体现著力量和作用、功德和过失。佛经中把业力比喻为种子,如草木的开花结果,虽然凋谢枯萎了,但种子还会生芽生枝而发叶结果;或比喻为如香薰“习”,像藏过名香的盒子,香虽已取出,但盒子里还有香气一样,因此以后大乘佛学有以此成立为“种子说”或“习气说”。

[24]《长阿含经》第1卷,《大正藏》第1册,第181页。

[25] 佛教宣扬“三缘慈悲”的思想,把慈悲的物件定为三种,进而归结为三类慈悲。慈有三种:一、众生缘悲,缘苦众生,欲为济拔。……观诸众生十二因缘生死流转,而起悲心。……二、法缘悲,观诸众生俱是五阴因缘法数,无我无人,而起悲心。……三、无缘悲,观诸众生五阴法数毕竟空寂,而起悲心。……慈亦有三:一、众生缘慈,缘诸众生,欲与其乐。二、法缘慈,缘诸众生但是五阴因缘法数,无我无人,而起慈心。三、无缘慈,观一切法毕竟空寂,而起慈心。

[26] 《十地经论》,《大正藏》,第26册,第134页。

[27] 《十住毗婆沙论》第1卷,《大正藏》,第26册。

[28] 《慈悲道场忏法》第1卷,《大正藏》45册,第922页。

[29] 四摄,详称“四摄法”、“四摄事”、“四事摄法”。为菩萨摄引众生归向佛道德四种方法,因此四法能摄化众生,故名四摄法。“摄”有引导、摄受之义。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菩萨摄受众生时所坚持的四种方便法门。所谓“巧把尘劳作佛事,善知方便度众生”,即是此意。

第五世多智钦·龙洋 

中国佛教协会理事、青海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 前一页12345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第五世多智钦·龙洋   编辑: 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