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佛教信仰与企业家精神
2009年03月28日 21:11 】 【打印已有评论0

佛教主张世界是一个伦理报应的完美整体。业力因果,善恶报应[20],是佛教的基础理论之一,其意旨被总摄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21]。最简洁的表达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22],业有一种不导致果报决不消失的神秘力量,这叫作“业力”。[23]依照佛理而言,业虽然说是刹那灭了,但并非说等于没有,而只是从现实存在而转化为另一种形态,这种形态与存在于现在的不同,如物质的东西从质而转化为能。故业力的刹那灭去,仍然一样存在,只要遇到因缘会合,就会招感果报。如果因缘不和合,则果报不生,但业力则永久存在,这叫“业力不失”。

在《中阿含经?善生经》中,佛陀列举了六种非法求财的方式:戏求财物、非时行求财物、饮酒放逸求财物、亲近恶知识求财物、常喜妓乐求财物、懒惰求财物者为非法。在严格的意义上,个人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命运,共同体的作为则造就了社会盛衰的价值观。企业在为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的时候,也必然对社会产生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佛教信仰的“因果报应”观正可以成为企业家开展经济活动的精神动力和伦理规则。在 “因果报应”的理念指导下,企业家必然要采用敬业精神、竞争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诚信精神等经营理念(经济伦理)去指导经济活动的开展。企业家的经营理念都与佛教意识形态中的超越性和神圣性密切相关,出于佛教超越性精神、理想的指引。

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给人们这样的伦理承诺:善的品德行为必将能够得到奖赏以及与它相应的福乐,而恶的品德行为必将尝受恶果。佛教伦理的因果律认为一切事物皆有因果法则支配,善因必产生善果,恶因必产生恶果,即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强调德行与幸福的一致性,“善自获福,恶自受殃”[24]。在经济伦理意义上,告诉人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必定要担承一切身心行为的后果,以警示人们的道德自律。

3、“慈悲平等”与企业家的管理思想

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要造就高素质队伍,要生产高品质产品,要创造高水准效益,就需要用一种积极的伦理精神,将大家团结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形成强大的合力,激发企业员工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同时也会使社会对企业本身给予更多的信赖,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慈悲,按照佛教通常的解说,慈是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悲是悲悯众生并拔除其痛苦,二者合称为慈悲[25]。慈悲实际上就是怜悯,就是同情,就是爱,就是爱的纯粹化。《大日经》云菩萨行要以“大菩提为因,慈悲为根本,以方便而至究竟。”“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26]。佛教认为,慈悲是由自爱出发最后归结为纯粹的爱。由于对众生的强烈的渴爱,而产生出怜悯之心,不仅能感受自己的痛苦,也能感受他人的痛苦,由此能够以亲切的友爱关怀众生。 “自大悲无生之母,生一切诸如来。以是佛道修行之最初,以五停心治诸乱心,立慈悲观对治嗔恚,修行渐进。或以四无量,或以信等十行等,皆不离此慈悲怜湣之念。复立悲智二门,表佛法之觉德,并以观音象征弥陀之慈悲门、普贤象征释迦之慈悲门。”[27] “此慈悲诸善中王,一切众生所归依处,如日照昼,如月照夜,为人眼目,为人导师,为人父母,为人兄弟,同归道场,为真知识,慈悲之亲,重于血肉,世世相随,虽死不离。”[28]

慈悲平等观,要求这些有佛教信仰的企业家行四摄法[29],四摄在行为上的摄化企业的员工,让员工和企业保持共同的愿景、价值观、使命;行四摄时尚须以四无量心为根本,这四无量心是:慈无量心,与人以乐;悲无量心,拔人之苦;喜无量心,见人离苦得乐而生欢喜心;舍无量心,怨亲平等,舍憎舍爱,无有执著。有佛教信仰的企业家管理最理想的管理境界就是在慈悲平等观理念的基础上,以菩提心为因、慈悲心为怀、以般若智为导,结合“四摄法”和“四无量法”的管理。

佛教信仰的慈悲平等观自然要求企业家在经营活动中具备合作、诚信的精神,有社会责任感,关注人们的切实生活,不凌驾和孤立于社会大众之上,真实为社会大众服务;在企业内部则应以上下平等的理念调动和团结员工激发他们积极性、创造性。这些都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企业效益、社会效益这二重效益的实现。佛教信仰的慈悲平等理念无疑是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并转化为一个企业经营行为的进而管理的重大理念支撑。

三、结语

具有佛教信仰的企业家在经营实践中,“以菩提心为因”,“以慈悲心为怀”,“以般若智为导”, 发“四无量心”,胸怀 “四弘誓愿”,去恶修善,坚忍精进,践行“四摄法”和 “六波罗密法”,绽放出了卓越的“佛教特色”企业家精神,体现了“自利利他”的大乘菩萨精神。而这种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现代经济社会特质的企业家精神,正是中国企业家群体学习的共同财富,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

通过引导和推广中国佛教信仰来培育和构铸现代中国企业家精神,由此促成大批优秀企业家的成长,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繁荣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正可以成为建立和健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可资借鉴的重要途径,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 《过去现在因果经》第三卷,《大正藏》第三册,第642页中-643页下。

[3] 早期吠陀时代(西元前1500 ̄前1000年)以游牧经济为主,晚期吠陀时代(西元前1000 ̄前600年)则以农业经济为上。

[4] (1)、金属货币:“尔时东方弗于逮诸工,以金钵盛满银粟,银钵盛满金粟,其往至转轮王所白言,天王来大善,东方诸城国界,宣乐炽盛安隐,五谷丰熟,人民众多,珍宝众多,工巧者饶,明月珠玉琉璃、白象马牛羊奴牌米谷丰饶,仓库储满。”(《大正藏》,第1册,第281页上);(2)、商队:“二城中间道侧树下静默而坐,时有五百乘车经过其边,车声轰轰觉而不闻。(《大正藏》,第1册,第19页上)”;(3)、借贷“若有欲人贫穷,举贷他家财物,世中举贷他家财物为大苦耶……若有欲人举贷财物,不得时还曰长息,世中长息为大苦耶……若有欲人长息不还,财主责索,世中财主责索为大苦耳卜……若有欲人财主责索,不能得偿,财主教往至彼求索,世中财主数往至彼求索为大苦耶……若有欲人,财主数往至彼,求索彼故不还,便为财主之所收缚,世中为财主收缚为大苦耶……彼虽多有金银琉璃水精摩尼白坷螺壁珊瑚耽拍玛瑙娥谓碎碟碧玉赤石珑珠,然彼故贫穷无有力势”(《大正藏》,第1册,第614页上);(4)、储蓄与投资:“后求财物己,分别作四分:一分作饮食,一分作田业,一分举藏置,急时赴所须,耕作商人给,一分出息利。”(《大正藏》,第1册,第642页上)。

[5] 《杂阿含经》第4卷,《大正藏》第2册,第23页上-23页中。

[6] 《中阿含经》第33卷,《大正藏》第1册,第639页中。佛陀说明了六种非法求财的方式。

[7] 《中阿含经》第33卷,《大正藏》第1册,第639页中一640。页上。

[8] 《中阿含经》第60卷,《大正藏》第1册,第802页上。

[9] 《优婆塞戒经》第5卷,《大正藏》第24册,第1061页。

[10] 《六十华严》,《大正藏》,第9册,第461页中—461页下。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第五世多智钦·龙洋   编辑: 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