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观的意义
2009年03月28日 23:30 】 【打印已有评论0

在印度佛教中,接续中观学而出现的中期大乘佛教教派,其名称是“瑜伽行派”。“瑜伽”意译应该是“相应”,是一种类似于禅定的修行方法。而佛教的“瑜伽行者”则是以“唯识观法”为核心而“转识成智”成就佛果的佛教修行者。瑜伽行派遵奉的经典传译到中国之后,在唐代形成了一个宗派,通称为“法相唯识宗”。

与其他宗教的信仰方式相比较,佛教是最重视“心灵解脱”的,“心净则国土净”的精神纯净之道,即便不是绝无仅有,也应该说是无与伦比的。而佛教所讲的“观心法门”,以中观学言之,核心是“中观”;以天台宗言之,核心是“圆顿止观”;以华严宗言之,核心是“妄尽还源”;以南宗禅言之,核心无疑是“顿悟”;而以唯识宗言之,核心就是“五重唯识观”。可以说,在“观心”修证上,唯识宗尽管常常以“唯识观”或“唯识性”表达,但根本方向与“观心”(甚至“禅定”)是一致的。

从其本质上说,“唯识观”固然是一门修行成佛的法门,但退一步就世间的凡夫而言,“唯识观”也是一门深入分析众生心理结构及贤圣境界的理论,其理论阐明了通过怎样的修行途径而达至究竟的佛果。因此,也可以说,“唯识学”也是一门最有深度的心理学,一门思辨性很强的特殊形态的“哲学”。

将唯识学的宗旨贯彻于修行实践层面则有两大法门:一是“五重唯识”的观法,二是“唯识五位”的修行位次。这一解脱修行法门与五种姓的佛性论、种子熏习说以及转依的四缘说等等,相互贯通。其中所贯注的成佛之机须内因、外缘齐备的观念,与隋唐佛教其他宗派只注重“心解脱”而不论外缘的理念相比,更为重视主观、客观二者皆须同时变革,具有更为积极的意义。

从古以来,人们都以唯识为难治之学。也有一种观念认为,创立于唐代的唯识宗三代不传,成为绝学,似乎说明唯识观念在中国佛教中影响不大。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

首先,如许多论者所指出的,日常生活中流行的“心意”、“意识”、“习气”、“熏习”、“现行”等等语词,追根究底,都来源于唯识学。

« 前一页12345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杨维中   编辑: 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