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与中华性格
2009年03月29日 10:03 】 【打印已有评论0

4、‘孝顺’与‘报恩’

儒家以孝为中心,把这种仁爱恭顺父母之心推广到君王则忠诚,推广到兄弟则友爱,推广到夫妇则和睦,推广到朋友则守信,推广到天下人民,则能敬爱天下的人民。这种‘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经历代统治者的提倡,在中国社会不断得到强化。汉魏两晋时,‘父为子纲’成了封建社会精神道德支柱的‘三纲’之一,进一步巩固了孝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道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到了宋代,经过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父子君臣’更成了天下之定理,于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成了封建道德的金科玉律。由此可见,儒家‘孝’的特色,是子绝对服从于双亲,臣绝对服从于天子。换而言之,凡是双亲的命令和天子的敕旨同样是绝对至上而必须遵守的,以此谓之‘孝子’。是以父子的关系,形成‘绝对者’与‘服从者’的尊与卑,来定为‘孝’的伦理原则。

由以上分析可见,儒家强调孝道的重要,但并没有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因而才要求人们被动地顺从。佛教东来,为了适应中国的孝道文化,把行孝看成是守戒之总纲与前提。《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12]于此佛陀明确提出‘孝名为戒’,可见孝在大乘佛教中处于何等位置。更重要的是,佛家的孝是根据后天经验,由体认父母无限的恩德而来的,说明‘孝顺’的原因是‘报恩’。后汉安世高译的《佛说父母恩难报经》、晋竺法护译的《盂兰盆经》和姚秦鸠摩罗什译的《父母恩重难报经》等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描述特别深刻详细,可见佛教孝道的本质,确实根源于‘报恩’思想。这对不分好坏而绝对服从的儒家孝道理论正好是一个修正与补充,成为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之四,造就了一个礼义之邦。

5、‘大同社会’与‘人间净土’

‘由小康到大同’,一直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向往的理想的社会。‘大同’是‘天下为公’,不独亲其亲、子其子,选贤任能,是一个和谐至善完美的社会;‘小康’则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子其子,是讲信、义、仁、让,有礼、有次序、和睦安定的社会。

佛教中的净土,是中国人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最完美的体现。净土世界中一切人物、自然景观都是庄严、清净、完美、良化的。历代祖师大德们一直致力于把人间净土化。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印顺导师的‘人生佛教’为人间净土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而星云大师、证严法师、赵朴初老居士将人间佛教付之行动,引导民众用佛法来化解自己面对的世间、出世间的种种问题,充分发扬佛教义理和无我济世的菩萨精神,通过自心的净化达到器世间(环境)的净化,及有情世间(大众)的净化,从而实现人间净土。正如《维摩经·佛国品》所云:‘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对‘大同社会’、‘人间净土’理想社会的追求,成为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之五。

6、‘仁义’与‘慈悲’

千百年来,‘忠恕仁义’一直是中国人的处世原则。其中‘仁’是人的本质特性,其内涵是指爱人,‘仁者爱人’。佛教传入中国后,菩萨的‘大慈大悲’思想深化了传统的‘仁爱’思想。龙树菩萨以‘慈’定义‘爱护’,以‘悲’定义‘怜悯’,将慈悲的对象扩展至一切众生的身上,平等对待一切众生,‘大慈’能与乐,‘大悲’可拔苦。体现慈悲的精神,才是尊重‘人权’的真正意义。这种平等对待一切众生的慈悲情怀,成为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之一,在弱肉强食的当今世界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释健钊   编辑: 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