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本怀与中国佛教的特点
2009年03月29日 08:32 】 【打印已有评论0

内容摘要:佛教在本质上是追求出世的宗教,而佛陀创教的本怀体现的就是对人的关怀。创立于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土后,在同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文化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教。中国佛教有许多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特点。但佛教的中国化不应被片面地理解,在强调中国佛教人生化、入世化特点的时候,不能忽视中国佛教契合佛陀本怀的普世性意义和价值。如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真正贯彻契理契机的原则,是中国佛教在当前和未来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佛陀本怀 佛教中国化中国佛教的特点契机与契理

佛教在本质上是一种追求出世的宗教,其根本宗旨是把人从现实的“人生苦海”中解脱出来。佛教的全部理论学说都可说是在论证解脱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其重心都在于说明万法无常,缘起无我,从而揭示人生痛苦的本质及其原因,并为人们指出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槃解脱的途径与修行方法。

但佛教基于“人生皆苦”的价值判断而提出的超脱生死轮回的解脱理想,其本身就表达了佛教对人间苦难人生的悲悯以及对永超苦海之极乐世界的向往,透露出了对人生永恒幸福的一种追求。佛教以“缘起”和“无我”作为其全部思想学说的理论基础,通过否定神意和神创说而大力宣导“众生平等观”,强调种姓并不体现神的意志,不应以人的出身而应以人的德行来划分人的社会等级,这种否定神本、确立人本的众生平等观充分体现了佛陀关怀现实社会和人生的情怀,在当时,这也是为最大多数人争取在现实社会中平等生存之权利的根本之举。同时。佛教又通过对“自作自受”的“业报轮回”的强调而将人们引向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人生道德实践,鼓励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美好的人生,虽然佛教将人生由“现世”而延长为包括过去与未来的“三世”,但这正是佛教关怀人和人生的独特性,这种理论不仅蕴含着劝人向善、积极进取的精神,有助于确立现实社会中每个人的道德责任感,而且其本身就表达了佛教的某种人间性和佛陀对社会人生的关怀。

正因为如此,佛教的出世解脱,并不绝对地排斥入世,相反,鼓励人在人间修行而实现解脱。佛陀曾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①]因此,大乘佛教时期,进一步发展出了“唯心净土”说和“生死与涅槃不二”、“世间与出世间不二”等基本精神,从而更好地沟通了佛教的出世理想与人间现实生活的联系,既为佛法常住人间、化导世间提供了契机,也为建立人间佛教、人间佛国净土提供了依据。中国佛教正是继承并发展了这种人生佛教的精神,走上的也正是人间佛教的道路。

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来看,中国佛教的入世化、人生化倾向由来已久,它构成了印度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特色之一。创立于印度的佛教自传入中土始,就开始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外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之中。佛教的中国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征,它大体经历了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吸收融合、独立创造,以及入宋以后内外融合、渗透合一的历史过程。外来佛教的发展,到隋唐时期中国化佛教宗派的创立,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基本完成。而唐宋以后形成的三教合一的思潮则表明,佛教最终融入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洪修平   编辑: 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