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凰茶馆:大红袍的茶树都去哪儿了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人参与 评论

武夷山有10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艺技制作传承人。岩茶是大红袍中的珍品。目前武夷山的岩茶国家标准是在武夷山行政辖区内的茶青和规定的四个树种。

凤凰茶馆:大红袍的茶树都去哪儿了(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本期导语:近半年,一部温情轻喜剧《爸爸去哪儿》红遍中国。我们《凤凰茶馆》本期也趁热打铁,聊聊“好茶去哪儿了”。一般而言,在目前市场经济中,价格可以来衡量茶叶质量,可是,这是好茶的唯一衡量标准吗?为什么好茶的产区都要“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花茶的花香是香精吗?“三龙护鼎”和“嘬茶”又为何是老茶客的象征?本期《凤凰茶馆》节目,特别邀请到北京山水易茗茶叶研究所袁洪毅副所长与凤凰网华人佛教频道崔明晨主编,与您一起共话好茶标准,一边喝茶一边看看好茶到底去哪儿了。

推广语:

用心做好茶 好茶用心喝

文字实录:

袁洪毅:咱逻辑可以倒推,你看母树大红袍长的位置。

崔明晨:不知道在哪儿。

袁洪毅:就是长在武夷山千新岩一个九龙刻那一个半山腰。

崔明晨:几棵树?

袁洪毅:六棵树,四个品种。

崔明晨:那都谁能喝着这个茶?

袁洪毅:2006年以后,咱们国家有一个规定叫停摘留养就不再做了,那棵树。

崔明晨:等于就喝不着了这茶。

袁洪毅:喝不着了,因为在那个之前,六棵树一年也就是半斤八两,说白了,一公斤不到做出来。

王乾宇:没有产量。

崔明晨:袁博士,那您喝过那个吗?

袁洪毅:我喝过,我给王国兴王老师那喝过。因为武夷山呢有10个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艺技制作传承人,就是它传承人十个人,这十个人其中每个人特长不一样。你比如说陈德华陈老师,他就是推广了大红袍,被称为大红袍之父,拼配之父,咱喝的大红袍都拼的嘛。然后就是。

王乾宇:这跟酒一样,要勾兑。

袁洪毅:对,要勾兑,这六棵树本身就是四个品种,不是一个单一的品种。

崔明晨:等于把六棵树的茶青采了之后。

袁洪毅:分别做,到最后一个环节,要打堆,要进行拼。

崔明晨:合着那个六棵树摘下来四个品种,做下来之后叫大红袍?

袁洪毅:对,大红袍从2006年的6月份,2007年1月1号有一个国家规定,有国标,什么叫大红袍,第一,在武夷山行政辖区内的茶青,你们别管是正岩、半岩、周岩,都是行政辖区内的,你离开武夷山市,武夷山不大,说白了也就29万人口,茶园面积也就十几万,不到十五万亩,控制茶叶面积。

崔明晨:那比望京小多了。

袁洪毅:小多了,然后第二个标准,原来武夷山的岩茶有1050个品种挺多的,新的国家标准规定就四个品种,大红袍这是一个品种,水仙、肉桂剩下那些林林总总那么多品种,都叫奇种。

崔明晨:什么叫奇种?

袁洪毅:奇怪的奇,奇特的奇,应该是奇特的种子吧,它叫奇种。

王乾宇:小品种。

崔明晨:不对啊,现在我们没有看有卖奇种的。

袁洪毅:所有的那些都归到奇种里边。

王乾宇:归类归到奇种里。

袁洪毅:新的国家标准。

王乾宇:还有很多,一千多个呢。

袁洪毅:第三个标准就是说,必须制作这个茶叶是按照传统工艺,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申报的时候,传统工艺制作,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目前在整个茶叶里边是比较复杂的,就是十几道工艺。

王乾宇:这岩茶称为珍品,其中有一条就独特的工艺,刚才说是土壤是一个方面,这是很关键,只有这个地方产出的具备这种这个物质,第二个独特的工艺,工艺是非常复杂的。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付鹏]

标签:凤凰茶馆 好茶 岩茶 产区 大红袍 普洱

人参与 评论
凤凰茶馆:大红袍的茶树都去哪儿了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7/24/4516ef50-2cb3-40ec-9b9d-a72b5c9890c4.jpg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