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在石匣的右后侧又发现了一块断裂的造像石。这块造像石高28厘米,宽20厘米,正面是浮雕弥勒佛造像,神情安详,背面的铭文记载了供养者的姓氏名号及供养因缘,铭文镌刻为大魏武定六年。它为宝相寺的初建年代提供了实物佐证。
然后,考古人员开始查看那个神秘的石匣。这座石匣高45.5厘米,厚61.5厘米,宽47.7厘米,由匣体和顶盖组成。靠着手电筒的光线隐约可见石匣头部刻有铭文,铭文写道:“郓州中都县郭内赵世昌,先于熙宁六年二月二十三日躬诣京师,于嘉王宫亲事官孙政处求得佛牙一肢、舍利数百颗。今以自备及有施主将到者,以金为棺,以银为椁,以石为匣,非不勤意也,是以葬于当县宝相寺太子灵踪之塔。时大宋元丰四年二月二十八日刻记于此……”
这段铭文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宝相寺的这座塔原名叫太子灵踪塔,建造时间是宋元丰四年,也就是公元1081年前后。同时,铭文详尽地记载了佛牙、舍利的来历和瘗葬此地的时间以及参加葬礼的人员等等。
考古人员心情既紧张又兴奋:大量的信息告诉他们,这座石匣里应该有佛牙舍利。
正当他们准备打开石匣的时候,石匣缝隙里突然出现了亮光……
考古人员开始慢慢揭开石匣的顶盖。石匣里摆放着许多奇珍异宝,最令他们惊讶的是摆放在石匣正中的一座金质棺椁。金棺上有金质封箍,将棺盖、棺体固定在一起。晶莹剔透的水晶念珠搭落在金棺之上,这种天然的水晶珠被称为摩尼串珠,珠体直径约0.8厘米,椭圆形,中有绳穿,共有一百零八粒,是当时高僧的随身法器,也是修炼者所持串珠的上品。考古人员手中的手电筒光照射在水晶珠上时,就有一道道的亮光不断地闪烁,十分刺眼。原来刚才看到的亮光,就是水晶摩尼珠通过石匣的缝隙反射出去的光。
金棺前立有一尊银质菩萨,造型精美绝伦,体态轻盈、袖垂飘带,银丝披风;立在莲台之上,高15厘米,头背部有光环。这个菩萨,叫“请真身引路菩萨”。金棺一侧放着一个水晶净瓶,葫芦宝刹造型。
水晶净瓶为天然水晶雕刻,通体透明,华贵典雅,瓶壁厚重,分盖、体两部分,高8厘米,最大腰直径4.8厘米。另外,还发现了铜舍利盒,内盛有舍利、舍利棒、舍利花、舍利灰共200余颗。还有由玛瑙、水晶、绿松石制作的管状串饰以及一件通体绿中泛蓝、内装舍利400余颗的琉璃舍利宝瓶。
编辑:
邢彦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