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商业伦理思想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2009年03月28日 20:49 】 【打印已有评论0

(10)佛教反对用欺诈等非法的手段牟取商业利益。如《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中说:“如法求财,不以非法。” [21]《优婆塞戒经》卷第三中说:“不以非法求觅财物。” [22]卷第四中说:“不以斗、秤、杂、余、异、贱欺诳于人。” [23]卷第五中说:“贩卖市易教令以平,无贪小利共相中欺。” [24]

(11)佛教崇尚积累财富从小开始的理念,反对不择手段的暴富妄想。如《长阿含经》卷十一中说:“积财从小起,如蜂积众花。财宝日滋息,至终无损耗。” [25]

  (12)佛教要求商业经营活动应依法纳税。如《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六中说:“租税依法不欺王者。” [26]

  (13)佛教认为用邪恶的手段牟取商业利益,其结果只能是对自身的侵害和欺骗。《法句经》卷上说:“贪欲无厌消散人念,邪致之财为自侵欺。” [27]《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十八中说:“不以斗、秤而行欺诳。他所委信亦不侵取,无复奸恶积蓄财利。” [28]

  (14)佛教非常重视商业的管理。《别译杂阿含经》中说:“财物不应寄付四处,一者老人;二者远处;三者恶人;四者大力。” [29]《长阿含经》卷第十一中说:“财业既已具,宜当自守护,出财未至奢,当选择前人。” [30]

  (15)佛教对商业利益的获得提出了一套可行的支配方法。如《优婆塞戒经》卷第三中说:“若得财物应作四分,一分应供养父母、己身、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转;留余一分藏举拟用。” [31]

(16)佛教将外在的商业经营和内在的人生道德修养的经营相结合。如《三慧经》中说:“有内治生、外治生。索钱财诸珍宝是为外治生,守意念道是为内治生。” [32] 

(17)佛教对当政者曾提出了支持商业发展的要求。如《宝行王正论》中说:“随时遗商侣,平物价均调。” [33]佛教要求当政者应重用善于商业经营老实可靠的人。如同论中说:“持法戒清净,了事有干用,能生长护财,解义巧书算,于他心事等,畏罪亲爱王,富财多眷属,宜立为职掌。” [34]

(18)佛教牟取商业利益是以生命为目的的,反对本末倒置。如《大智度论》卷第十三中说:“人为命故求财,不为财故求命。” [35]

三、佛教商业伦理思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佛教商业伦理思想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在此归纳为7个方面:

(1)佛教商业伦理思想对促进未来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人们普遍受物质经济利益至上观念的驱使,以及一般传统思想难以给现代商业发展提供相应帮助的情况下,虽然相关的经济法律和规则在不断完善,但是经济方面的各种犯罪仍非常严重。通过建立各种相关的法律和规则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固然十分重要,但这难以替代一种良好的人文精神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因此,如何为现在与未来经济健康发展建立一种良好的人文精神基础,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问题。对此问题的解决,佛教商业伦理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佛教商业伦理思想对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现代经济发展较之于欧美尚属落后,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日益紧密的发展趋势下,如何既能取长补短又能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领导经济健康发展潮流的法律、规则及人文精神基础,应是一件值得认真面对的大事。佛教在中国发展两千余年且经典完备,如果对其中的经济思想加以研究汲取,无疑会成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人文资源优势。

(3)佛教商业伦理思想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中国强烈的经济发展意志必须与社会其他方面相和谐,才能稳健持久。佛教有关经济的思想内涵对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力量。在佛教中,僧众是由极少数人组成的,在家信众是众多的,他们历来就有从事商业活动的传统,在佛教信仰有关思想的影响下,更加本分地从事商业活动。但是,在由于历史上对佛教的商业思想的研究和传播不够重视,其应有的价值及影响尚远远未能得到发挥。如果现在佛教界能对佛教的商业思想加以整理,积极对广大佛教徒进行传播教育,就一定会转化为佛教商业者为社会的财富创造做出更大贡献的精神动力,从而进一步使佛教为和谐社会的推进做出巨大贡献。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圆持   编辑: 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