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商业活动是获得经济利益的手段。人是商业活动的主体,人只有在将商业活动与优秀思想文化充分结合的前提下,才会拥有物质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智慧”;进而才能避免因经济需求所造成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发展失衡的问题,形成“平等”发展的健康态势;最终才能实现将经济手段转化为真正造福人类社会的“功德”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犯罪和缓解经济危机,使人类的经济活动与其他社会组成部分和谐发展,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利益。否则,即使全球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也难免会因发展失衡而导致崩溃,现在的全球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
所以,欲使现在发展经济的世界潮流扬长避短,需要充分重视佛教的商业伦理思想,摆正经济发展的目的和手段,将“外治生”和“内治生”充分结合起来作为行为理念,就一定能使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更加和谐美好的境界!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即是商业活动的全球化。商业活动在将全球人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也使得人们的命运进一步地息息相关了。佛教作为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功德”、“智慧”、“平等”的发展理念极具普世价值。只有商业和优秀文化在共同协调发展的情况下,才有希望对人生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最大限度的积极作用。
在当今时代中,人们受经济利益至上的思想观念所主导,将几乎全部的精力倾注于直接的经济利益攫取上,而忘失了文化对提高人生存智慧的重要性,以至于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变得偏执和疯狂,无视经济规则、法律制约及道德标准,致使大量官员堕落,无数商人沉沦,不可避免地使经济变成了一柄利弊参半的双刃剑。
在浩翰的佛教经典中,从不同角度阐释商业伦理思想的经典很多,如果人们一旦对其有所了解,很容易会感到它是人类珍贵的思想宝库,并且会看到今后商业健康发展的光明前途。在此,本文著重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佛教商业伦理思想的价值取向
“自利利他”是佛教商业伦理思想的人生社会价值取向标准。佛教认为,人生存在的唯一社会价值在于“利他”。如《菩提行经》卷二中说:“我于今生中,净心行利行,于利益即无,何事于饮食?凡所作为事,要在于利他,彼无利非爱,定获罪无疑。” [1]佛教明确指出,脱离了利他,一切个人的利益都没有真实的意义,?只有在利他的基础上,才有真实的个人利益可言。如《优婆塞戒经》卷二中说: “自利益者不名为实,利益他者乃名自利。” [2]又进一步概括说: “利益他者即是自利。” [3]
佛教“自利利他”的思想是高度重视物质经济利益的。于《大智度论》卷第五十六中说: “贫穷故,自不能利益,何能利他。” [4]因此,欲实现“自利利他”的人生社会价值追求,不应墨守“安贫乐道”,而应通过商业等各种正当的手段去积极的创造财富。在佛教中,实现“自利利他”,除用商业等手段牟取财富外,还可从事农业、牧业、工业、文化产业等一切有益于社会的事业。因此,《菩提资粮论》卷第三中说:“凡利世间事我皆应作。” [5]
二、佛教商业伦理思想的具体内容
反映佛教商业伦理思想的具体内容非常丰富,在此首先介绍十八点。
(1)佛教在商业上追求的是普遍利益。如《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卷下说: “利养普世。” [6]“利养”的含义,泛指可以滋养人的物质经济利益;“普世”义指普遍世间。今人所说“普世”一词即出自佛教。在经典中又相应地提出以“供养世间”为乐的思想。如《菩提行经》卷第一中说: “若有布施于少食,修善供养于世间,所施大小如蚊蚋,亦获快乐得半日。” [7]
(2)佛教在商业上追求的是共同利益。如《长阿含经》卷第十一中说: “同利等彼己,所有与人共。” [8]
(3)佛教提倡发展商业首先在于造福社会贫弱。如《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卷下说:“不为自己受蓄财物,凡有所得悉为成熟贫苦众生。” [9]《优婆塞戒经》卷第二中说:“若少财时先给贫穷后施福田,先为贫苦后为富者。” [10]
(4)佛教发展商业在于造福社会大众。《优婆塞戒经》卷第二说:“为众生故,求以弘利。” [11]
(5)佛教认为正当的商业活动对造福社会具有无穷无尽的意义。如《六度集经》卷第三中说:“治生以道,福利无尽。” [12]“治生”义指“治理生业”,是古代商业活动的称谓。
(6)佛教认为商业经营的成功须具有全力以赴和专心致志的务实精神。如《杂阿含经》(该经为一卷本)中说:“佛告比丘,治生有三方便未致利能致,已致不减。何等为三?是间比丘,有治生者晨念多方便尽力向治生,日中亦尔,晡时亦尔,求多方便尽力索令有利。” [13]
(7)佛教要求商业经营要具有善始善终的敬业精神。如《大宝积经》卷第八十二中说“有所为作而不中舍” [14]。《优婆塞戒经》卷第四中说“凡所作业要令毕竟……所作未竟不中休息” [15]。
(8)佛教以知识技能的获得作为商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优婆塞戒经》卷第二中说:“有智之人所学世法,于学中胜,以是因缘便得财富及大自在。” [16]《别译杂阿含经》卷第十四中说:“先学众技能,次集诸财宝。” [17]
(9)佛教在当时提出的商业经营范围很广,包含了一切正当的生产经营活动。《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中说:“营生之业者,田种行商贾,牧牛羊兴息,邸舍以求利,造屋舍床卧,六种资生具。” [18]《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六中说:“为利世间故,世间技艺靡不该习,所谓文字、算数、图书、印玺、地、水、火、风种种诸论咸所通达。” [19]《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九中说:“云何布施?或入大海、过大旷野以求财物,或从他佣力求财布施贫穷苦恼之人。” [20]
作者:
圆持
编辑:
王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