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佛教义理和制度的中国化
2009年03月29日 08:47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已有评论0

(一)空与存在

佛教刚开始进入中国的时候,中国人眼中的佛教就是一种类似于神仙方术的东西。这样来理解佛教,没有真正认识到佛教解众生于水火,点化众生的根本目的。魏晋时代,佛教的般若学传到中国来。般若学讲缘起性空的道理,佛教认为宇宙一切事物都是原因条件结合的成果,不是唯一的原因,也不会是无原因的,也不是很多的原因排列的结果,而是相应的原因条件结合而成,。一切事物都是如此,推论出来有两个原理,一个是一切事物都是关系的存在,因果关系的存在,而是因为是因果关系的存在,它只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因此,佛教的缘起论包含了关系论和过程论两个含义。正因为万事万物是缘起的,因此也是性空的。本质是空的,佛教认为现象是有的,本质是空的。但性空离不开有,它是缘起性空,当讲缘起的时候要知道它是性空的,当讲性空的时候要知道它也是缘起的,有是空,空也是有,包含了很深刻的哲学理念。这套理论传到中国以后,中国人却很难理解它,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任何事物都是存在的,性空性不空没有这个理念,所以,当般若学传到中国以后,中国的僧人来理解它,都认为外界的事物或者人的内心,是真实有的,不是空的,魏晋时候就形成了六家七宗来演义佛教的理论,与印度原来的般若学有很大的不同,或者是心有,或者是物有,佛教认为物是性空的,心也是性空的。

(二)有神与无神

而后到了东晋,儒家学者和佛教又发生了很大的争论:人有没有灵魂?是有神还是无神?灵魂是灭还是不灭?中国的慧远大师,他主张的是有神论,神是不灭的,所以灵魂才会轮回转化。这与早期佛教的教义是相违背的,早期佛教是反对灵魂不灭的。佛教也遇到理论上的困难,如果没有灵魂怎么轮回呢?佛教展开讨论,非常深入,人的意识流是存在的,看怎样转换了。中国僧人明确主张神不灭,这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调整了印度佛教的义理。

(三) 印度禅与中国禅

中国的禅宗与印度的禅宗有很大的区别,就是缘于中国禅宗在义理上作出了很大的调整, 主要表现在中国禅宗把成佛归结为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印度佛教成佛要经过长期修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印度佛教比较主张要离开家庭去修行,即出世,离开充满烦恼的社会状态,并不是完全离开现实社会。中国禅宗讲要成佛不能离开世俗社会,不能够离开世间,并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也可以,照样修行,照样可以明心见性,也能见性成佛,这是一种调整。另一种调整,佛教本来讲普度众生,众生的范围很广,天人动物鬼神等等,中国禅宗不同,主要以人为本来思考,佛性论即人性论,主要针对人来说的,张扬人的自性,高扬人的主体性,是人文性的宗教。中国禅宗还认为,成佛不需要漫长的时间,顿悟就可以成佛,明心见性就成佛了。这对佛教的义理,成佛的道路也作出了很大的调整。

(四)新时期的人间佛教

现在讲的人间佛教,是中国两岸四地所公认的汉传佛教应该走的道路,这是很正确的,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拥护。但我们理解的人间佛教理念对印度佛教的义理有很大的发展,与早期原始佛教更是不同。人间佛教思想是继承了中国禅宗以后的发展而更强调人间,更强调人生,更强调现实,给现代佛教徒指引了要搞慈善事业,要从事教育,要重视文化,要关怀社会,要社会化,不要脱离现实社会,如中国所讲的佛教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上在义理方面发生了变化,是对佛教义理进行的丰富和发展,是佛教中国化的伟大成果。佛教是印度和中国两个大国的文化精英创造出来的文化,因此文化底蕴深厚,哲学内容很丰富。中国人在佛教义理上也是作出贡献的。

三、佛教制度的中国化

佛教在义理中国化之外,佛教的一些制度也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符合中国的实际,才能更容易为中国人民所接受。佛教制度中国化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释常慧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