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佛教的包容与包容佛教
2009年03月28日 19:32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三、包容佛教 

1、新时期弘扬佛教的迫切性 

佛教发展到今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印度的佛教虽然衰败了,但是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当年却说:“我们从阿育王、甘地和其它思想家与政治家那里,所继承下来的‘自己生存,也让别人生存’的非暴力、宽容、共存的哲学,是解决我们现时代各种问题的唯一可行的方法。”1954年6月,尼赫鲁与周恩来签订了中印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联合声明中,尼赫鲁就借用了佛教术语“潘查希拉”(Panchasila,即“五戒”)一词来表述这“五项原则”,他说:“印度是佛教的祖国,向世界宣扬佛陀的和平主义,是我们每个佛子都应有的责任。”在新的时期,弘扬佛教的需求依然十分迫切。因为我们在强调普世价值的时候,会发现佛教思想之中充满了真诚、友爱、善良、宽容、民主、多元、和平,自由的价值观。正因为它遵循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德标准,因而我们有必要研究佛教复兴问题。

A缓解信仰危机 

信仰危机问题,是一种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是经济在迅速发展时,产生的一种文化上的滞后,信仰上的滞后。信仰危机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所有经济迅速发展的国家和全球化境况中一个普遍的现象。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的信仰是一个正比关系,经济越发展,人的生活水平越高,人对于信仰的需求越迫切。

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宗教在现实社会中所占的份额仍然相当巨大。根据2000年一个权威的统计,世界总人口60.55亿,其中信仰宗教的人是51.37亿,占总人口的84.8%。国家宗教局对中国大陆的情况也进行过一个统计,在中国大陆,有一万三千多所庙宇,其中藏传佛教寺院有三千座,巴利语系寺院有一千六百座。也是相当惊人的一个数字。

梁启超先生说过:“佛教的信仰,是正信而不是迷信,是兼善而不是独善,是住世而非厌世,是无量而非有限,是平等而非差别,是自力而非他力。”关于宗教信仰的作用,我想举一个例子。蒋介石撤到台湾去的时候,他注意到当时人们的心理压力特别大,台湾当地人和撤退来台的大陆人信仰危机非常严重,这种信仰危机带来的是人心惶惶的感觉,让台湾人度日如年。虽然蒋介石本人是基督徒,但是他却在台湾大兴佛教。台湾佛教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信仰的危机,缓解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台湾现在有四千座佛教庙宇,五百多万的信众,占到台湾人口的四分之一。台湾佛教的学术高度和台湾佛教对世界影响,以及台湾佛教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在世界宗教史上都是让人刮目相看的。时至今日,台湾佛教又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通道。如果说意识形态是一面墙的话,我觉得佛教就是这面墙上的一道门,一扇窗,门窗打开,可以联络外界,可以沟通四方,可以疏通空气,可以看到新的景色。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刘长乐   编辑: 邢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