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的南岳大庙,有一个让人感动的场面,在这里道家和佛教是共处一室,共同朝拜。在巴蜀大足等地,也有儒释道共处一室的感人情景,尽管在儒释道共处一室的画面中间,释迦牟尼的像稍微大了一点,或者说他的位置在中间。儒释道各自的寺庙、石像从原来的在一个县,变成在一个山,又从一个山进到了一个寺,一个洞穴中间。这样的一个演变使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中的包容,有佛教的包容;佛教的思想中,又有道家的空灵想象和儒学的哲学追求。
由于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吸收与自我改良,佛教最终与儒、道一起并立为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影响深远。
二、佛教文化的包容性
1、人本思想的价值观
华严经是佛教圆融精神的一个经典,它特别强调包容必均。所以关于佛教文化的包容性,我们可以从人本思想的角度进行一番观察。一般的宗教,都是神本的。比如说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神本的。现在盛行于世界的是一神教的宗教价值观,是一种敬畏的心态。这种敬畏的心态,使得众生把一神作为唯一的宗主,唯命是从。而对其它的宗教却明显排斥,也就是说,一神教有强烈的排他性。从十字军东征开始,这种倾向已经非常明显了。伊拉克战争本身,也有相当程度的宗教背景,这是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文化人类学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与之不同的是,佛教是人本的,不是神本的,它否定有主宰神的存在。这种人本的思想,是佛教的精髓。它把人类的行为准则,变成了自己宗教的行为准则。比如说太虚大师,就是一个彻底的平等主义者,一切众生都要有佛性,是平等的,禁止任何牺牲众生利益来获取个人利益的行为。这样,就从根本上避免了神本位宗教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现象。换句话说,就是佛教不存在任何侵略性,这是它的人本主义价值观所决定的。
2、教人向善的道德观
佛教教义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因果原理。
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以重义轻利为特征的,但是佛教不排斥利益的存在,前提是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它认为个体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是一体化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互利互惠是佛家教人向善道德观的前提,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和谐共生。”这一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补充。佛教对向善的道德观提供的重要补充还有三世因果和轮回观念,即人的灵魂有无的问题,人所造的善业恶业随着轮回显现。
作者:
刘长乐
编辑:
邢彦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