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专题 > 正文
【艺术】印度早期佛寺及其特色
2007年04月01日 14:41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寺院] [石窟] [艺术] [印度]

4、僧众根据受戒、持戒情况及戒腊长短排序,但在人格上不分种姓、贵贱一律平等。僧团比较严格地实行民主议事制度,寺主、上座和维那等秉承佛制和大众的旨意办事,不允许专断和搞特权。

当然这只是就总体而言。佛陀在世时尚有犯戒、破和合僧的六群比丘以及谋害佛陀分裂僧团的提婆达多等,何况后世?有了庞大的僧团和众多的寺院,与社会和民众的交往自然日益增多,相互影响就日益增大,构成一种强大的社会实体,佛寺也被附加了更多的宗教、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职能。据史料记载,佛灭百年之后。各地僧团围绕着“十事”或“五事”等戒律问题产生分裂,形成了部派佛教。各派僧团根据自己了解和认识到的佛法结集出各自的经律论三藏,自然各派所属寺院的规制与运作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上座部僧团倾向于恪守佛陀制定的一切戒规,比较守旧,给人以偏重“自利”的感觉;大众部僧团则倾向于把握佛陀制戒的精神,根据各个时代和各地具体情况作适当的变通,“舍小小戒”;热心于佛教的传播和发展,给人以偏重“利他”的感觉.实际上这些都是因缘所生法,我们不能简单地去评判谁对谁错谁优谁劣。至于以后的大乘佛教和密乘佛教盛行,大量吸收了印度传统宗教的内容,如祭祀仪轨、咒术、多神信仰与偶像崇拜等,使佛教经典、寺院功能对后来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产生了重大影响。又使佛教与婆罗门教同化,导致佛教在印度本土过早消亡。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陈星桥   编辑: 吴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