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佛教绅士邵逸夫:用生命实践为中国富人正名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人参与 评论

编者按:《凤凰海潮音》是互联网传媒首档纵观佛教全行业的周评专栏。品评佛教热点新闻,聚焦业界人物事件,关注全行业发展动态,集纳媒体视角、大众观点、权威指导为一体,是佛教界最具风标品质的传媒产品。本专栏作

编者按:《凤凰海潮音》是互联网传媒首档纵观佛教全行业的周评专栏。品评佛教热点新闻,聚焦业界人物事件,关注全行业发展动态,集纳媒体视角、大众观点、权威指导为一体,是佛教界最具风标品质的传媒产品。本专栏作家均为中国佛教学术界顶级专家。本周《凤凰海潮音》专栏作家魏德东教授指出:邵逸夫先生人生谢幕之时哀荣备至,反映了人们对整个中国社会的期待与走向:富而仁,仁者寿;事业有成,兼济天下。

佛教绅士邵逸夫(图片来源:资料图)

2013年1月7日,一条消息几乎占据了所有中文网站的头条:邵逸夫先生逝世。很快,各大门户纷纷推出邵逸夫专题,全球重要媒体播发消息,中国国家元首敬发唁电,而他的最终谢幕也被称为香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葬礼。

邵逸夫是谁?何以如此显赫?20世纪90年代以后,每一个在中国的大学学习生活过的人,可能不太了解邵逸夫,但无人不知“逸夫楼”。“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1985年至今,邵逸夫先生在中国大陆捐资50亿港元,兴建了6000多个公益项目。几乎中国大陆每一所大学,都有一座“逸夫楼”,数以千万计的中国青年才俊,因此有了一个共同的记忆。

向邵逸夫致敬!每一篇有关的新闻,都有长长的跟帖,表达着学子们的感念:遍布中华大地的数百座逸夫楼,就是您不朽的丰碑;每一座逸夫楼前,都有献给您的鲜花。正如中国矿业大学的教授所写:“邵公逝兮广厦在,德道永兮归苍茫。”“大哲渐远,精神弥彰;年寿有时,善业永尚。”

人们对邵逸夫先生的纪念,反映了整个中国社会的期待与走向。富而仁,仁者寿;事业有成,兼济天下。

邵逸夫先生是一位佛教徒。他以长达百年的生命实践昭告世界:佛教与中国文化具有适应现代化,创造现代化的能力;佛教与中国文化能够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不竭的道德资源,佛教与中国文化可以成为现代化的精神动力。

一百年前,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提出了著名的“韦伯命题”,认为只有新教伦理能够导致资本主义的产生。韦伯的新教伦理典范就是美国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他勤劳,节俭,敬业,将世俗的职业生活看作是神圣的“天职”,将个人财富上的不断成功看作是被上帝拣选的象征。富兰克林还是一位公益慈善家,他将辛勤得到的金钱毫不吝啬地用于修路灯,建消防队等公益事业。韦伯提出,在世界诸大宗教中,是欧洲的基督新教,而不是中国的儒教与道教、印度的佛教、中东的伊斯兰教,导致了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

从历史的视角看,现代化源于西方,近代资本主义萌生于基督新教的文化传统。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中国的宗教与文化,是否具有适应现代化的能力,能否为现代社会提供精神上的支撑?

能!邵逸夫先生对此做了回答。邵先生节俭,一毛钱的馒头,他绝不同意用2毛钱买;邵先生勤劳,他每天工作16个小时,一生拍摄上千部电影;邵先生敬业,他一直工作到104岁;邵先生成功,他缔造了千亿资本的工商帝国;邵先生慷慨,他一生为公益的捐献超过200亿港元。

邵逸夫先生是将佛教、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工商事业完美结合的典范。他立足良知佛性,在天地之间完美实现了人的价值与尊严,他是中国文化的君子,中国传统的绅士。

邵逸夫先生的生命哲学与实践堪称当代中国的一面旗帜。中国当代社会诞生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其中有很多人被称为土豪,也就是现代意识不足的有钱人。今天,邵逸夫先生之哀荣备至,必定会成为所有土豪与国民的榜样。现代化之后的中国,一定是现代工商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一个“中国人”,一方面要有成功的职业生活,分享当代人类文明,同时也一定会饱浸中国文化的底蕴,周身放射着中国文化的光芒。

(凤凰网华人佛教独家稿件,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马本州]

标签:佛教 邵逸夫 富人 中国

人参与 评论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