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宗派的分歧:早期乃至今日的各族裔的移民,大多群居在同一社区里,建立以本族为对象的佛寺,遵循传统的习俗,维护古来的信仰。这些寺宇,随着经济兴衰与社区成坏,有的日益辉煌热闹,有的逐渐凋败冷清,但其共同的特色是缺乏培养下一代本土僧侣的能力,大部分仍仰赖故土僧团来维持佛教传统,延续各民族本有的法脉。各族裔佛教团体之间,又甚少往来合作,大部分的美国人,对此五花八门、呈现出不同风貌、差异甚大的佛教团体,真有难以得其门而入,进窥堂奥之感。
二、美国人的学佛心态:一般而言,接触佛教的美国人,有几个特点:东方神秘主义的向往、旧神教的失望、功利社会的厌倦、心灵提升的追求。在此种背景下,佛教被视为所谓东方主义(Orientalism)的一部分,充满了新奇,很多美国人,往往同时参加佛教、印度教、灵学、前世催眠等活动,不认为佛教有特殊的宗教性。佛教最吸引美国人的,是静坐实修、心灵内观、和平慈悲的思想,以及个人存在意义的追求。可以说,大多数的美国人是不带宗教信仰的心情来学佛的,他们重实修、轻信愿、轻理论。有兴趣时,可以非常精进,可是一但遭遇挫折,也很快的失望退心。
三、语言的障碍:除少数例外,亚裔族群在美弘法均或多或少遭遇语言的问题,此点在中国佛教圈中可见一斑。中国法师在美能以英文弘法的,可谓凤毛麟爪;而语言的学习,原本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加之被大批的“热情侨民”包围,对美国社会文化的隔膜,更是导致中国佛教团体无法突破小圈子的主因。日传佛教,因已由第二代美籍人士主持,此一问题较不明显。藏传佛教在此得天独厚,由于先前西藏和英国的特殊因缘及后来流亡印度的关系,年轻喇嘛能说流利的英语,而达赖喇嘛有一流的口译人才,使得藏传佛法在各派之中得天独厚;一行禅师之广受欢迎,能以英文弘法,实是关键之一,说明了英语在美弘法的重要,故此,祈盼有心弘法之士,能在语言上多下工夫。
最后,以美国整体而言,佛教的贡献和影响仍然是微不足道的。美国佛教的未来,取决于内因与外缘:就内因而言,以如何保持师资传承的完整、茁壮以及佛教团体的健全为重点;就外缘而言,以如何积极参与、了解美国文化社会,救济现代人的苦闷与心灵匮乏为起点,转动法轮,与美国人进一步结缘,从而建立本土师资(可以如此说:无本土化教证师资的养成,即无真正美国本土化佛教的产生)。笔者坚信,佛教在美国,有朝一日必能蓬勃发展。而在这亚洲社会日益西化,古老佛教满目苍夷的时代,很多禅师、法师、法王、喇嘛及居士都目注西方,希望佛教能在西方生根发芽,带来世界佛教的新力量,是以“美国佛教如何本土化”实在是各佛教团体亟待深思的共同课题。
作者:
张亨利
编辑:
李雅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