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观点 > 正文
参透生死大事——宗教的根本精义
2009年02月06日 10:18《世界宗教文化》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佛教] [终极关怀] [苦谛] [涅槃]

临终病人家属如能接受这些观念,也是一种解脱。库布勒·露丝说:“家属往往比病人本身更难接受死亡的事实。”面对亲属即将离去,病人家属将经历一个异常痛苦、焦虑、哀伤的过程,倘若不能顺利度过,身心健康也受极大的影响。如果接受上述宗教的观念,认识到病人饱受病痛折磨,死亡是人生苦难历程的结束,是病人即将从苦海上岸,是通向极乐的桥梁,这会使病人家属的焦虑、不安得到释放,减少恐惧和悲伤情绪,坦然地接受亲人逝去的现实。

二、对未来的希望是死亡恐惧恶劣情绪的释放剂

活着意味着拥有和希望,死亡意味着毁灭和消失。因此面对死神的召唤,临终病人心灵备受折磨的是拥有的丧失和希望的幻灭。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极度的绝望,以及对身后陌生世界和未知命运的极度恐惧担忧。这种恶劣、消极情绪是使病人生命最后阶段充满黑暗和焦虑、痛苦不堪的根源。

身后世界,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永远无法得知的迷,也是一个给人无限遐想和恐惧的人生终局。宗教有不少学说在竭力揭示众生死亡的根源、过程中详尽描述身后世界的种种情境。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宗教被成千上万的信仰者痴迷和尊奉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包含了对死亡奥秘的种种诠释和承诺,触及和最终解决的是人类最深沉的,也是最原始的心理隐患——对人生结局的最深沉忧虑和恐惧。它通过“永生”、“长生”、“涅槃”、“得道成仙”、“理想天国”等描绘,给人们展示一个五彩缤纷的、具体美妙的身后世界,揭示此生与来世的因缘关系,帮助人类驱散死亡阴霾,给生命的末途带来一抹虚幻但温暖的阳光,让那些陷于绝望的痛苦的心灵获得重生的希望,得到慰藉、平静、安宁。

在佛教看来,死亡并非意味着人之生命彻底的终结,它不过是连接此生和彼生的桥梁,是这一期生命的结束,又是下一期生命的开始。众生“生生于老死,轮回周无穷”,由其业力的决定,而转生于六道。人的寿命长短,财富多寡,地位高低,死亡的过程痛苦与否全由其业因决定,这个业因可能今世所为,也可能前世所造,所有的痛苦乃至死亡都是报应所致。此生受苦受难是业因果报,善因善果,恶因恶果,业债已还,善果广积,身后就是一个美好世界。另外,既然一切都是自己造的业,既然死亡已无法挽回,那就随他去吧!在台湾慈济医院就有宗教师给临终病人做心理辅导。有不少例子说明,经过宗教师辅导后的病人,接受了这些宗教观念以后,临终病人及其家属认“命”了,认同“死亡是一个新生命的起点”的看法,“以迎接小婴儿诞生的心情去迎接死亡”,抱着对死后重生和幸福的希望去面对死亡,也就平静、坦然、安详地迎接死神的到来。

人类孜孜不倦地追求最终美好的归宿。而宗教所探究的主题是终极关怀,这是万物的终极归宿,也是人生的最后归宿。这在基督教称“天国”,道教则称“修道成仙”,佛教对此称“涅槃”。涅槃,为佛教的最高境界。它译为圆寂,灭度,不生不灭。所谓圆,即圆满一切智慧,具备一切功德;寂即平息一切烦恼,灭即除尽生死种子,度即超越生死苦海。涅槃就是生死诸苦及其根源“烦恼”的最彻底的寂灭。佛教生死超越之智慧在于,它是以彻底的死亡本身来达到超越死亡。即所谓:“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亦不死,此灭为最乐。”因而,涅槃为解脱、永恒、美好、快乐的境界。这些对生命美满结局和完善长存的种种憧憬和向往,是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梦寐以求但永远得不到的,然而,它在宗教世界可以实现。这对于受尽病魔摧残、苦痛折磨的临终病人,这种愿望和祈求似乎具体可见。在死亡面前,很多东西都显得不再重要了,基督也好,阿弥陀佛也好,观音菩萨也罢,所有的主都只是为了给将死者一个精神寄托。“西方极乐世界”也好,“天国”也好,“得道成仙”也好,涅槃也好,一切无非是为了给临终者一个身后幸福的希望。这样,在这种认知下,临终病人对死亡不仅不会恐惧和逃避,反而会以无比热切的心情拥抱死神,他们会坦然地告别现实世界和亲友,觉得他们是在奔向永离痛苦的“极乐世界”之路上。

中国佛教“净土三经”对中国民众影响深远,它的巨大吸引力就在于对“西方极乐世界”的称颂,表达了人们对身后幸福天堂的追求和向往。在佛国,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通往极乐幸福的途径相当便利,只需坚信佛国的存在,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或“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就能在临终时被阿弥陀佛接引而去,永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即便是自己病重,也可以由亲友和法师助念往生。佛教念佛往生极乐和助念的说法,在临终关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临终病人平静安详的往生、庄严的善终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日本神学家池田大作说:“宗教信仰能够为很多面临对死亡的人提供很大的帮助,给予温暖的安慰,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基督教关于死后进入地狱承受永远的苦难和升人天国享受永恒的幸福的教义,对立即走向死亡的人来说是有效的。”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吴春香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