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照塔,初建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为木塔。宋朝时改为砖塔。明清及1933年多次重修。塔呈八角形,五层,正面有券门可入内。塔内辟有螺旋形阶梯直到塔顶,每层每面均有券门和小窗,八注攒尖顶,上置大型铜铸净瓶及铁铸覆盆。寺后有卓锡泉,俗称九龙泉,传为六祖浣洗袈裟之处,泉水甘烈,经年不竭。
和许多寺庙一样,南华寺还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除六祖真身像外,还有千佛袈裟、元代圣旨和宋代大雕五百罗汉像。千佛袈裟是罕见的唐代传世刺绣。长方形,长2.86米,宽1.46米,绢底呈现杏黄色。上面绣有一千个佛像,佛像全部为跏趺坐式,手式有入定、接引、说法、合掌等,口、鼻、眼和发髻清晰分明。用金线绣出形象,然后配以蓝色、浅蓝色、朱红色、黄色丝线陪衬,再绣出蓝色背光和光芒。四周是十二条形象生动的龙蛟。绣工精巧绝妙,为唐代刺绣之佳品。据广东省博物馆家有关专家考证,此袈裟是唐中宗赐给六祖慧能法师的。
北宋木雕五百罗汉造像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宋代木雕五百罗汉群像中的一部分。明朝时曾经重新涂饰过金光,清光绪年间,曾补雕过133尊被火烧毁的罗汉。1936年,虚云和尚主持修庙时,将大部分木雕罗汉藏在大雄宝殿里三尊高达15米大佛的腹中,直到1963年才被发现。现存360尊,其中有133尊为清代补刻。有154尊罗汉像上刻有铭文。从铭文中可以看出,这五百罗汉像雕于北宋仁宗庆历三年至八年(1043一1048年),是“会首弟子”杨仁禧组织募化和雕造这批罗汉像的,捐造者有商人、手工业者、僧人和平民等,匠师有张续、蔡文贽、廖永昌、王保、郝璋等。每尊造像都是用整块木坯雕成,通高49.5至58厘米,直径23.5至28厘米,木料主要是柏木,少量为楠木、樟木或檀香木。每尊像由底座和坐像两部分组成。这些罗汉造像形态自然,变化多样,生动传神,雕工洗炼,具有相当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
南华寺还有北齐昭帝皇建元年(560年)的铜佛造像,唐代花缎袜,六祖坠腰石,唐代铁质观音像、天人像、释迦牟尼像,明代四大天王木雕、清代五百罗汉瓷瓶、明代金书《华严经》残卷等文物,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现存的碑刻有宋朝秋镌石的《六祖像碑》、明代《御制六祖坛经法宝序碑》及近代修缮庙宇的碑记。
今日的南华寺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也是名扬四海的旅游圣地。现住寺僧130余人。1992年5月,南华寺隆重举行了方丈升座仪式,佛源法师荣任南华寺方丈。同时,虚云和尚舍利塔和惟因和尚(南华寺原方丈)舍利塔亦相继建成,并举行了开光法会。
南华寺住持佛源法师,为培养僧众素质,于1994年6月中旬,邀请香港大屿山宝莲寺愿炯法师到寺演讲《维摩诘所说经》,从农历十九日至七月二十八日止,历时一个多月。因为南华寺数十年没有法师开坛讲过经,听经闻法者达二百僧众和居士,有来自香港及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栓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