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佛教 > 朝圣 > 正文
祖庭:解读禅宗祖庭少林寺的30年变迁
2009年03月03日 17:33《大河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朝圣] [禅宗] [释永信法师] [祖庭] [少林寺]

2006年,释永信提议、少林寺参与并支持、由投资公司全额投资的大型生态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在嵩山山坳亮相,继而成为全省、全国文化产业的一大亮点;

2006年、2007年,少林寺旗下全资子公司少林寺文化传播(登封)有限公司,与深圳广电集团合作,接连推出两届“中国功夫之星全球电视大赛”,将中国功夫之风吹向全球;

2008年,一部由少林寺授权制作的36集电视剧《少林僧兵》,在北京奥运会前夕即将播出;少林寺文化和英国古典剧院联合制作的舞台剧《箴言》,由当代欧美最著名的现代舞编导和作曲、舞美联合创作,深化了少林功夫的舞台形象……

少林之手发力,尽管没花寺院一分钱,却有力引动了娱乐产业巨轮,并使地方政府、投资者与合作者多方受益,大受鼓舞。

在被注入时尚、新潮、高科技等现代化的元素后,这座千年古刹变得和人们传统观念中的寺院大不一样时,各种评论和指责越发响亮:美国《洛杉矶时报》称释永信是“身披袈裟的首席执行官”;英国《卫报》说,少林寺的生意做得很大,每年收入达1000万英镑,其中1/3归寺院;而国内最具有代表性的说法便是“少林寺已经沦为赚钱机器”。

少林寺与时俱进的作风,与明星方丈的大力作为一脉相承。以出世心做入世事,反对避世不畏曝光,是这位僧人的一贯方针。“少林寺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官府供给、农禅并重、商业服务。这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大趋势。”释永信说,少林寺与其他寺院最大的不同就是生存方式,少林寺的时代变革,是必然之路。

钱大梁先生也表示,外界关于少林寺“商业化”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我们处在一个全球化、商业化的社会,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宗门的传承、寺院的生存、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支持,如果借助市场而实现经济上的自力更生,恰恰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要拒绝?”

在很多人眼中,看到的是少林武僧亮相于舞台,看到的是方丈穿梭于名人高层,看到的是诸多“商业化”的操作,但这些年来少林寺在守护信仰、保护传承、建设文化、整理、抢救有形和无形遗产方面的所作所为却鲜为人关注。“就拿塔林来说,我们进行了专门的测绘,整理了大量的数据,建立了完整的档案,其中包括地形、山体保护、水土等各种信息,都是这几年做的。少林寺在僧才培养上下的工夫就更大了,我们举办传戒法会有730位。”释永信说。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朱金中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