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川中光教:数字技术不仅关乎文化遗产传承,更是延续佛教法脉的重要举措
佛教
佛教 > 资讯 > 正文
站内

日本川中光教:数字技术不仅关乎文化遗产传承,更是延续佛教法脉的重要举措

编者按:2025年3月28日,举世瞩目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再启慈悲与智慧的文化盛宴,迎来了第十届“宗教和合与文明互鉴”分论坛的精彩篇章。来自六个国家和地区的12位高僧大德与文化学者,以圆桌会的形式围坐一堂,围绕主题“百千法门 同归方寸——佛教典籍数字化工程的探讨与展望”展开研讨,凝聚共识,赋能当下。日本净土宗宗务总长川中光教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凤凰网佛教文化编发川中光教演讲全文如下:

日本净土宗宗务总长川中光教发表主题演讲

日本净土宗宗务总长川中光教发表主题演讲

此次承蒙邀请参加以“佛教典籍数字化工程”为主题的分论坛,能与全球贤达共同探讨佛典保存与传承之议题,深感荣幸及喜悦。

此次邀请,缘起于本宗为纪念立宗850周年所推进的“增上寺三大藏经数字化”工程。这项事业在日本国内以及海外均获得了广泛关注,这给予了我们莫大的鼓舞,更印证了佛教教义跨越时空的永恒生命力。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跃发展,我们得以将珍贵的佛典以全新的形式传播给更多人,将佛教智慧传承至未来。

目前,净土宗与大本山增上寺正联合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国际名录,申报对象即为17世纪初江户幕府开创者德川家康公奉纳于增上寺的三种大藏经。正如各位所知,《大藏经》乃是逾五千卷的大规模佛教圣典丛书。其中不仅凝聚着佛陀教义,更汇聚了历代祖师高僧的智慧精华。作为佛教文化的基石,它对东亚地区的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增上寺所典藏的三种大藏经包括:中国南宋时期(12世纪)的思溪版大藏经;中国元朝时期(13世纪)的普宁寺版大藏经;朝鲜高丽王朝时期(13世纪)的高丽版大藏经。是汇集总计约12,000件的典籍群书。这些典籍分别以当时最精湛的印刷技艺制成,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三套大藏经齐聚一处的情况实属世界罕见,堪称汉字文化与印刷文明发展的活见证。

守护大藏经的真谛不仅在于经典的保存,更在于护持佛法、祈愿世界和平。增上寺所典藏的三大藏经作为传承至今的“佛教法宝”,是“人类智慧瑰宝”,亦是祈愿世界永久和平的象征。

此次,我们已顺利完成三大藏经的全面数字化并向全球公开。这项工程使佛教智慧得以普惠众生。过去大藏经通过抄写印刷在亚洲传播,而今数字技术使得全世界都能即时共享。这不仅关乎文化遗产传承,更是延续佛教法脉的重要举措,寄托着生存于现代的人们通过大藏经智慧实现“明心正念、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当下,正是我们坚信“大藏经的神奇力量”,携手各界传播其真义的绝好时机。愿以佛教“智慧”与“慈悲”精神,与诸位共同推进这项意义深远的事业,为人类构建一个更加和平、和谐的明天。

图/文 博鳌亚洲论坛第十届宗教分论坛

[责任编辑:闫秀勇 PFO004]

推荐2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