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无二!山东这座寺院里的宋代罗汉为何堪称震撼
佛教
佛教 > 资讯 > 正文

独一无二!山东这座寺院里的宋代罗汉为何堪称震撼

山东大灵岩寺人文景观众多、文物古迹丰富。建筑、碑刻、造像、壁画俯仰皆是。唐代李吉甫在《十道图》中将其誉为“域内四绝”之首。大灵岩寺今存主要建筑有千佛殿、大雄宝殿、御书阁、方丈院、天王殿、钟楼、鼓楼、积翠证盟龛、辟支塔、墓塔林等。还保存有五花殿、鲁班洞、十王殿、般舟殿、龙藏殿、孔雀大明王殿以及转轮藏殿等殿堂的遗址。

千佛殿是大灵岩寺中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主体建筑物。唐宋时称大雄宝殿为灵岩寺主体建筑。现存殿宇为明代建筑,其前檐下柱础仍为唐物。大殿建于高台之上,殿阔七间,进深四间彩绘斗拱,疏朗宏大,柱础古朴。殿中台座上三尊大佛,中为毗卢遮那佛,传为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年)僧惠从钱塘制造运来,为藤胎髹漆塑造,端坐在莲花座上。东为药师佛,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西侧为阿弥陀佛,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被梁启超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40尊彩塑罗汉就安置在千佛殿中,其中27尊罗汉像塑于北宋治平三年( 1066 年) , 其他为明代补塑。艺术家刘海粟则题“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独一无二!山东这座寺院里的宋代罗汉为何堪称震撼

独一无二!山东这座寺院里的宋代罗汉为何堪称震撼

独一无二!山东这座寺院里的宋代罗汉为何堪称震撼

灵岩寺宋代罗汉泥塑像人物造型以写实为主,依据现实中真人进行模仿塑造,着力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状态,形象写实,结构准确,手法精炼,形神兼备。人物衣饰逼真,卷褶自如,身躯手足比例相称,骨骼肌肉塑造符合解剖原理。40个人物形象无一雷同,或沉思、或凝望、或禅定、或观察、或交谈、或发问、或辩论、或倾听,或聚精会神、或泰然自若、或虔诚恭敬、或悠然自得、或神采奕奕、或兴致勃勃、或虚怀如谷、或心平气和、或刚毅坚定、或意气风发。塑像主要抓住细节来刻画,面部与手脚塑造得非常精细,显示了宋代艺术家在人物造型写实技巧的高超之处。特别是人物头部的塑造,额骨上的额丘、额沟眉弓,侧部线条的起伏变化,额骨的高突,齿床的隆起,颜面各部肌肉的变化和表情,都十分准确传神,表明创作者高超的表现力。

独一无二!山东这座寺院里的宋代罗汉为何堪称震撼

独一无二!山东这座寺院里的宋代罗汉为何堪称震撼

灵岩寺罗汉像艺术价值、考古价值、文化价值都十分巨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对罗汉像的保护和维修中,发现了宋代铜镜十余面,铜币多枚,从西第十一尊罗汉内,剥离出较完整的铁铸罗汉一尊。以上发现为塑像的制作年代提供强有力证据。通过研究和修复,文物专家也可以详细了解了宋代的塑像工艺。罗汉像的胎骨主要有铁制和木制两种,繁复而细致的制作程序保证了塑像生动的形态,尤其是罗汉身披的丝般质感的袈裟、额头凸起的青筋、手背隆出的血管,都给人留下栩栩如生的印象。

独一无二!山东这座寺院里的宋代罗汉为何堪称震撼

罗汉像表现的是世俗生活中的高僧写真。衣纹褶皱疏密相间,起伏交错,繁而有章,疏而不僵。人体肌肉、骨骼、筋脉、血管等细部刻画得精细入微。外貌、动作无一雷同。虽然罗汉像的神情各不相同,但都表现得比较适度,无过分夸张之态,显得端庄自持,含蓄内敛。

在宋代匠人心中,罗汉是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高僧的美称。无论是北宗禅的渐悟,还是南宗禅的顿悟,都是强调人的内心最后的自悟,这使得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中对于人心理特征的深度把握。塑造大灵岩寺罗汉像的匠师们正是把握住了这一点。

独一无二!山东这座寺院里的宋代罗汉为何堪称震撼

独一无二!山东这座寺院里的宋代罗汉为何堪称震撼

大灵岩寺罗汉像之美,不同于前代宗教造像艺术所追求的超现实的美,而是极其写实传神地再现了北宋社会文化背景下有风骨、有担当、有温度、真性情的高僧形象,这是那个时代留给后人的珍贵的历史印象。

图/文 山东大灵岩寺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