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禅师棒下的禅林宗风
佛教
佛教 > 资讯 > 正文

黄檗禅师棒下的禅林宗风

黄檗禅师棒下的禅林宗风

苏轼在《南华寺》诗中有句:“云何见祖师,要识本来面。”此处的“祖师”,指六祖慧能大师。祖师立教,代代相承如续灯然,无有穷尽。灵山会上,佛陀拈花,迦叶微笑。禅法一脉传至达摩祖师,西来一句:“吾本来滋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六祖以后,禅宗开展出五家七宗,自此大鸣大放,亘古流芳。说到门庭家风,各有千秋,最为人熟悉乐道,也最能体现禅法不拘一格的有四: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这就是祖师大德化学人过程中,形成的“禅林宗风”。

黄檗禅师棒下的禅林宗风

德山棒与临济喝

“棒”就是棒打,“喝”就是大喝。“棒打”始于黄檗希运和德山宣鉴,而“喝”源自马祖道一,而著称于黄檗希运禅师弟子临济义玄。故有“德山棒”与“临济喝”之说。据《古尊宿语录》卷五记载,临济义玄问黄檗希运禅师:“如何是佛法大意?”问声未绝,黄檗希运禅师抄起棒子便打。三度发问,三次遭黄檗禅师棒打,一时不能领悟。后来去高安参大愚禅师,大愚即问:“从哪里来?”“从黄檗门下来。”“黄檗有什么话说?”“我三次发问佛法大意,三次挨打。我是哪里不对呢?”“黄檗如此为你恳切婆心,他打你是为你解粘去缚,你怎么到我这里问对错呢?”听了这话,义玄大悟。随即道:“原来黄檗的佛法就这么简单,没有什么呀!”大愚抓住义玄问:“你这尿炕的小和尚,刚才还哭哭啼啼,怎么又说黄檗的佛法没有什么,你明白了什么?”

黄檗禅师棒下的禅林宗风

这时,义玄向大愚肋下打了三拳,大愚撒手把义玄放了。“你的师父还是黄檗,非我所知。”义玄辞别大愚返回黄檗门下,向黄檗叙说此事。黄檗道:“这大愚太饶舌多事,待明日见了,非痛打他一顿不可!”义玄道:“说什么明天。现在就揍他一顿!”一边说着,一边向黄檗肋下击打了三拳!黄檗希运禅师说:“这疯癫汉,却来这里捋虎须”。临济禅师便出声作“喝”。黄檗呵呵大笑,加以印可。

义玄禅师离开黄檗后,行脚天下。与诸方大老辨机交锋,有“临济游方,气吞诸方”之说,义玄惯常以“喝”接化学人,门风峻烈,威震禅林。“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

当头棒喝,可以使人梦醒,用棒用喝,是临济宗开悟的方便法门。唐代德山宣鉴禅师常以棒打为接引学人的方法,形成特殊的家风,被称为德山棒。这种方法是截断学人的心识活动,令其在猛然之间不假思索,可以直接见性。另一方面,这样做是不许学人直接说出悟境,以免触犯自性不可说之忌。

黄檗禅师棒下的禅林宗风

德山宣鉴禅师擅长讲解《金刚经》,当他听说南方禅宗十分兴盛,便挑着他解说《金刚经》的《青龙疏抄》离开四川,在湖南的路上看到一位妇人卖饼,他肚子有点饿,就停下想买点心。妇人指着担子问:“里面装的什么书啊?”德山道:“是《金刚经》。”妇人说:“我有一个问题,你要答得上来就送你点心,如果答不上来就走开没得吃。《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将来心也不可得,不知道你点的是哪个心?”德山顿时哑口无言。

黄檗禅师棒下的禅林宗风

随后,他来参龙潭崇信禅师,一进法堂就大嚷:“久闻龙潭大名,到此一看,既不见潭,也不见龙。”崇信躬身道:“你已经亲身到了龙潭。”龙潭之夜,伸手不见五指。崇信禅师点一支蜡烛给德山,他刚伸手接,崇信禅师就一口吹灭,德山顿时大悟。第二天来到法堂,一把火把《金刚经疏抄》烧了。德山感叹道: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德山一日上堂道:“说得出来也三十大棒,说不出来也三十大棒。”《碧岩录》第八十七则以“德山棒,如雨点;临济喝,似雷奔”之句,来概括禅宗特有的“棒喝交加”。

云门饼与赵州茶

黄檗禅师棒下的禅林宗风

云门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云门”即以开山祖师云门文偃禅师(864—949年)。《碧岩录》第七十七则记载:“僧问云门: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云门:糊饼。”糊饼,就是胡麻所做的饼。“超佛越祖之谈”,属于佛家高深玄奥之事,但云门禅师视之为“糊饼”。在云门禅师这里,管你老少贤愚,他都是一块饼。用这块饼告诉你:所谓道也好,禅也好,不要只看表面,要透彻到里面去。在这则公案里,云门禅师无非是借“糊饼”之语,来截断发问者的思路,打破参问者妄想执着,而使其反顾自我,恍然有悟。云门禅师的意思,就是指明禅的原则只在生活的日用之中,反对侈谈玄妙的道理,妨碍如实修行。

“赵州茶”是指赵州从谂禅师常以“吃茶去”,来引导弟子领悟禅的奥义。赵州禅师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有一个和尚来参拜赵州和尚,赵州和尚问他是第一次来还是第二次来,那个和尚说是第一次来,赵州和尚告诉他“吃茶去!”过了几天,又有一个和尚来参拜他,赵州和尚同样问他是第一次来还是第二次来,他说是第二次来。赵州和尚同样告诉他“吃茶去!”。当时在他身边的寺院的负责的和尚就问赵州,第一次来的你叫他吃茶去,我们可以理解,怎么第二次来的也叫他吃茶去呢?这是什么道理呢?赵州和尚就叫这个和尚的名字,他就回答我在这里,赵州和尚说:“你也吃茶去!”

赵州从谂禅师主张“日用是道”,即所谓“穿衣吃饭皆是佛法,运水搬柴无非妙道。”他经常教化弟子,应当在日常吃茶、洗钵盂等日常习见的生活或劳作中,去品味其中的禅意。

黄檗禅师棒下的禅林宗风

内容来源:2023年12月21日《海峡都市报》“海都新闻”

作者:白撞雨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