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山下的高昌故城:历千年风沙仍雄伟壮观,玄奘讲经痕迹依稀可辩
佛教
佛教 > 图片 > 正文
站内

火焰山下的高昌故城:历千年风沙仍雄伟壮观,玄奘讲经痕迹依稀可辩

这里是中国最热的地方,火焰山夏季温度最高可达47.8℃;

这里苍凉寂寥,穿过千年的风沙,留在眼前的依然是赤褐色的砂岩和戈壁;

这里有吴承恩《西游记》中的铁扇公主和牛魔王;

这里曾经是古丝路上的文明地标;

这里,千年前玄奘大师讲经的痕迹依稀可辨。

这里是新疆火焰山南麓的一片绿洲,唐代它有个动听的名字——西州;

这里就是火焰山下的高昌故城,一座繁盛了1400年的西域古城;

走,到火焰山下的高昌故城,来一场遇见玄奘大师的穿越之旅。

玄奘大师(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玄奘大师(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繁盛1400年的丝路重镇,地位曾显赫一时

火焰山下的高昌城(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火焰山下的高昌城(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一条发源自博格达峰的河流——木头沟河,在火焰山南麓滋养了一片绿洲,高昌城就生于这片绿洲之上。高昌始建于西汉,即汉代的车师国,为西域36国之一,是西域36国里唯一以汉人为主体的国家。《北史·西域传》中记载,“地势高敞,人数昌盛,因名高昌”。

西汉时期(公元前1世纪),西汉王朝在此屯垦士兵,东晋(前凉)在此设高昌郡,后为高昌封建王朝王城。公元640年,为唐朝西州治所,当时有人口3.7万。这里成为古丝路必经之地,西域重要的商业城市。公元630年,唐代高僧玄奘西行求法路过高昌,高昌王麴文泰倾全国之力助力玄奘大师西行取经,赫赫之功,功标青史。

可汗堡——传说高昌王当年在这里迎请玄奘法师(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可汗堡——传说高昌王当年在这里迎请玄奘法师(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可汗堡(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可汗堡(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高昌故城东南小寺全景(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高昌故城东南小寺全景(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高昌故城东南小寺佛殿(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高昌故城东南小寺佛殿(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高昌故城的建筑类似唐代长安城的形制和布局,平面呈长方形,周长5.4公里,总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外城墙基宽12米,墙高11.5米,全城有9个城门,内城在外城中间,平面呈方形,城墙全为夯土城,宫城在最北面,城内有外城墙、内城墙、宫城墙、可汗堡、烽火台、佛塔等建筑。高昌城历千年大漠风沙,其古城轮廓犹在,气势依然雄伟壮观。

高昌故城东南小寺佛塔(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高昌故城东南小寺佛塔(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玄奘大师西行高昌,登坛讲经

西南大佛寺全景(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西南大佛寺全景(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西南大佛寺入寺大道(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西南大佛寺入寺大道(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西南大佛寺讲经堂(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西南大佛寺讲经堂(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高昌外城西南角,有一座庞大寺院遗址,东西长130米,南北宽80米,占地面积10400平方米,四周有寺墙围合,寺院围绕中心佛殿布局,坐西朝东,塔殿位于寺院西部正中,北、西、南三面均有配殿,推测为僧房或公共区域,殿庭北为穹隆建筑,专家推测为寺院讲经堂。

讲经堂内景(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讲经堂内景(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讲经堂穹隆式内景(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讲经堂穹隆式内景(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历史上的高昌国,按照建立政权的先后顺序,分别为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麴氏高昌,其中麴氏治国最久,前后历时140余年,麴氏作为西域各国唯一的汉人政权,麴氏高昌的信仰也保持着明显的中原文化的特征。

讲经堂大门夯土上人为制造的岁月痕迹(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讲经堂大门夯土上人为制造的岁月痕迹(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可汗堡——传说高昌王当年在这里迎请玄奘法师(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可汗堡——传说高昌王当年在这里迎请玄奘法师(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新疆吐鲁番著名的佛教遗迹之一柏孜克里克石窟就是在麴氏的推动之下开凿的佛教洞窟。

公元627年,大唐玄奘走出长安,沿丝绸之路一路西行,玄奘大师在凉州讲经一个月,法师声名传至西域各国。高昌国王麴文泰是虔诚的佛教徒,他得知大唐高僧来到西域,立即派出使者前往,盛情迎接玄奘法师来到高昌国。当时高昌国盛行佛教,僧徒逾千,却没有高僧传法摄众,麴文泰想长期留住玄奘,然而,玄奘谢绝了国王的邀请,执意继续西行。麴文泰只好发出最后通牒,警告玄奘如不留下,就将其遣返大唐(玄奘西行没有批文,此举违规)。谁承想,玄奘为了西行竟然开始绝食,“我西行只为求法,国王或许可以留下我的躯体”。法师绝食四天,麴文泰痛心不已,最终被玄奘的精神所感动。他敬仰大唐高僧的为法忘躯,最终,玄奘与麴文泰一同到佛陀面前结拜为兄弟。国王承诺尽一切力量,支持玄奘西行,玄奘也答应:从印度求法归来,在高昌讲经三年。准备期间,麴文泰请玄奘法师开坛讲经,为高昌王室,诸大臣,僧俗信众解说佛教典籍《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据说当年玄奘讲经之所正是高昌故城西南大佛寺遗址。

西南大佛寺(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西南大佛寺(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西南大佛寺大殿围墙(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西南大佛寺大殿围墙(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西南大佛寺回廊(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西南大佛寺回廊(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西南大佛寺僧房(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西南大佛寺僧房(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西南大佛寺塔殿,依稀可见古壁画(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西南大佛寺塔殿,依稀可见古壁画(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玄奘法师在高昌讲经一个月,名动西域数十国。在此期间,麴文泰倾全国之力,为玄奘法师准备了往返20年的所用之资,包括:黄金、银钱、马匹、服装、绫绢、侍者、人力等,据说仅供养三万银钱一项,可能就是高昌50年交易税数额。麴文泰还分别写信给西突厥可汗和沿途的二十四位国王,托其关照玄奘,护送法师出境。

玄奘大师(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玄奘大师(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一别经年,公元643年夏,玄奘法师西行求法归来,他还记得十七年前,与结拜兄弟高昌国王的约定——到高昌讲经三年。然而,此时,高昌国已不复存在,麴文泰也已亡故多年。

玄奘大师(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玄奘大师(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走过千年岁月的高昌故城,沧海桑田,兴衰荣辱,不变的是火焰山的砂岩依然炽热,西南大佛寺的梵音依然回荡在历史的天地间,站在今日高昌城里,我们仿佛还能听到玄奘大师开讲的《仁王经》,看到夜色里千年未变的那轮皎月。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责任编辑:闫秀勇 PFO004]

推荐37

凤凰网佛教官方微信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