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圆寂,中南大学刘立夫教授特发多年前旧文纪念
佛教
佛教 > 资讯 > 正文

星云大师圆寂,中南大学刘立夫教授特发多年前旧文纪念

2023年2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下午5时,传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世、佛光山开山星云大师圆寂。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立夫得知星云大师示寂的消息后,特发多年前写的《星云大师的说话艺术》,以此纪念。

星云大师(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星云大师(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文/刘立夫

如果要评出当代佛教最具影响力的讲经说法大师,相信许多人都会选择一个人,那就是星云大师。

我虽然对星云大师了解不多,但最近三次有幸亲临现场,聆听他的开示,让我非常震撼。第一次是2014年4月参加江苏宜兴大觉寺举办的“人间佛教理论实践学术研讨会”,第二次是2014年5月星云大师参访湖南长沙古麓山寺,加持“湖南佛教首届讲经弘法月”活动,第三次是2014年11月参加“佛光山第二届人间佛教座谈会”,受聘为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研究员,这三次活动都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星云大师尽管说话带有很浓的扬州口音,然而,他却能够以异常通俗、深刻、幽默、自然的语言,征服了现场的每一个人,无论是熟悉还是不熟悉他的人,都心生欢喜,受用无尽。如果当时空中掉下一根针,也一定会听到它落地的声音。为什么星云大师有如此巨大的感召力,让人屏住呼吸,全神贯注?这引发我们思考星云大师的讲经说法艺术。

星云大师曾说过,“人间佛教”就是“佛说的、人要的、善美的、净化的”。但如何做到让现代人接受古老的佛法,推动佛教的与时俱进?这就需要契合时代需要的讲经说法艺术。迄今为止,还很少有人写文章专门讨论这个问题。但是我想,研究星云大师的讲经说法艺术,应该是研究佛光山“人间佛教模式”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而由于这样的课题涉及的方面太多,难度也很大,所以才被“存而不论”。我在这里也只能谈一点个人的感受,希望引起更多的重视。

我们湖南有一个企业,叫“三一重工”,这个企业的一位总裁是一个演说家,拿过“金话筒奖”,他曾说一个成功的演讲家至少要具备三种素质,就是“激情”、“才情”和“诗情”。但当我听过星云大师的演说以后,我就在心里打了一个问号,光具备这三个要素就够了吗?我觉得在星云大师的讲经说法中,既有激情,也有才情,还有诗情。但最让人感到亲切的,却是他的“接地气”,能够立足生活实践、深入浅出、在平凡中见功力,这恰恰是“星云模式人间佛教”最可贵的品质。

星云大师这些年来在很多场合都提到了“三好四给”运动。后来还加上了“五和”,变成“三好四给五和”。我觉得,星云大师最能影响大众、最能深入人心的,就是这个“三好四给”的理念,因为它既是“佛说的”,又是“人要的”,既是“净化的”,又是“善美的”。我们知道,现代人都很忙碌,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让人应接不暇,头脑都麻木了,人们很难高效地记住某些词汇、观点,更何况是深奥难懂的佛法!现在很多法师甚至在家中也在讲经弘法,又是出书,又是刻光盘,但平心而论,有多少人的话让人永生难忘?真还找不出几个。星云大师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能够根据现代社会生活的实践,从佛法中提炼出这几条深入浅出、简洁明了的理念,非大师手笔,孰能如此?

“三好四给”看似简单平常,实则超凡脱俗,契合佛法。“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加上“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实际上都是服务他人,成就他人,体现了大乘佛教的利他精神、菩萨精神。菩萨的“六度”以“布施”为首,星云大师提倡的这个“三好四给”运动,正是以布施为核心的大乘精神。其实,只要有一点佛法知识的人,都知道“六度”,都知道“布施”,可是,为什么一般人仅满足于照本宣科,只会“我注六经”,不会“六经注我”?差别就在这里。所以,星云大师这一看似简单平常的“三好四给”,却给佛法注入了一种现代气息和“正能量”,你能否认这不是一种对佛法的创造性发展吗?

听星云大师的开示,常常还会给人带来另一个印象,就是那种融贯中西、日新又新的汇通精神。这也是“星云模式人间佛教”的一个重要品质。星云大师视野开阔,博古通今,他在很多场合的演讲都是信手拈来,不拘一格。他有一种本领,就是将抽象的佛法与现代科学与人文知识融为一体,这会迅速拉近他与听众的距离。记得2002年星云大师在日本的一次演讲,叫《发心与发展》。在开篇中,星云大师首先就提到,21世纪是科技进步、信息发达的时代,各国都在忙于搞“开发”,在一般人都汲汲于经济开发的时候,佛教则以内心“真如”的开发为根本。在那篇演讲中,星云大师说,发心,就是建设自我;发展,就是建设世界。这个开头,一下子就紧扣时代主题,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弥合于无形之中。这就是大师的头脑。

但更精彩的,还在后头呢。星云大师在谈到财富的时候,提出了一般人很难想到的“财富理论”。他说,人生在世,谁都希望发展的自己的财富和事业,但是,佛教尤其重视福慧事业的发展,重视共有“圣财”的发展。财富有狭义的,也有广义的。狭义的财富如金钱、房屋、土地、股票等;广义的财富则有如健康、智慧、人缘、信用、道德等;还有“有价的财富”如声望、名誉、成就、历史等;也有“无价的财富”如人格、良知、真心、本性等。但是,星云大师却说,所有的财富,只有“福慧”的财富,才是人生最圆满的财富。什么是福慧的财富?那就圣者的财富,就是般若禅定的财富、法喜禅悦的财富、惭愧感恩的财富、慈悲智慧的财富。这样的财富不仅现世可以受用,来世还可以受用;不仅一时受用,还可以终生受用;不仅一人受用,还可以大众受用。这样的解释,恐怕古今中外还没有哪一个“经济学家”能够提得出来,但谁敢否认这又何尝不是当代最伟大的经济学理论?我想,这就佛法的殊胜所在。星云大师正是巧妙地运用佛法的智慧于现代经济理论之中,才能创造性地提出现代版的“佛教经济学”思想吧。

我还要谈到的一个印象,就是星云大师那种非同一般的“讲故事”的本领。星云大师是一位说故事的大家,这是人所公认的。我们从小就喜欢听故事,但要把“小故事”变成“大道理 ”,那得费些工夫。上次我们在江苏宜兴的佛光大觉寺开会的时候,有幸见到《舍得——星云大师的人生经营课》一书,真是开了眼界。星云大师讲故事,绝不局限于讲“佛教里”的故事,更善于讲“佛教外”的故事,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今天的、儒家的、道家的、大人的、小孩的,各种各样的故事,到了星云大师的手里,都成了“佛法”,令人叹服。我们先看一则童话故事:

在一个畜栏里同时养了猪、绵羊、乳牛。一天,饲主打开畜栏,捉住了猪,猪奋力抵抗,大声叫喊。一旁的绵羊、乳牛斥责道:“主人也常来捉我们,我们从没有大呼大叫,都是柔顺地服从主人;今天才捉你一次,为什么就那么抗拒、嚎叫呢?”猪答道:“主人捉我和捉你们我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羊毛和乳汁;可是捉我,却是要我的命呀!”

这个故事如果放在其他地方,也许你看不出它有什么“佛法”,但星云大师将其取名为“将心比心”,真是妙趣横生,让人在捧腹大笑中一下子领悟到佛法的深意。再看第二个故事,是一个禅宗流传的公案:

李翱拜访南泉禅师,问:“有个人在玻璃瓶里饲养着一只小鹅。后来鹅渐渐长大,没办法从瓶中出来。事既如此,而这个人的本意不想把瓶打破,也不想伤害鹅,请问禅师,假如是您,该怎么办?”这时,南泉禅师突然叫道:“李翱!”李翱自然地回答道:“在!”南泉禅师微笑道:“出来了!”

禅宗的这个公案,一千多年来难倒过无数人,要么是蚊子叮铁牛,无从下手,要么是只可会意,难以言传。但星云大师将它取名为“作茧自缚”,画龙点睛,让人顿开茅塞。

说话是一种艺术。但凡一种艺术,光靠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人生境界作为支撑。星云大师的讲经说法作为一种艺术,那不是靠模仿就能学得到的。你就是思想境界很高,也特别的深入浅出,特别的融贯中西,特别会讲故事,再加上说话有激情、才情、诗情,也未必能够像星云大师那样,成为当代一流的演说家。因为星云大师凭着独特的人生阅历和自我奋斗才造就了“星云奇迹”,那简直是无法复制的。我敢肯定,凡是认识星云大师本人,或者看过星云大师的作品的人,都应该会承认他那种非凡的语言魅力。但是,星云大师自己却说,他并非天才,他的文章和讲话能力都是靠后天磨练出来的。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

原标题:纪念大师圆寂,特发多年前写的《星云大师的说话艺术》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