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1日,农历六月十六,唐代高僧、曹洞宗二祖曹山本寂禅师圆寂日。
本寂禅师(840~901),唐代禅僧,曹洞宗第二祖,俗家姓黄,是福建泉州莆田人。幼习儒学,十九岁入福州福唐县灵石山出家,二十五岁受具足戒。咸通年间(860~873),禅风兴盛,参谒洞山良价,往来请益,密受宗旨。后住抚州(江西)曹山,大扬宗风,详说洞山五位旨诀,成为丛林楷式,法席繁兴,学徒云集。昭宗天复元年(一说三年)六月中旬,禅师问知事曰:“今日是几何日月?”知事答曰:“六月十五。”禅师遂曰:“曹山平生行脚到处,祇管九十日为一夏,明日辰时行脚去。”及时,焚香,宴坐而化,世寿六十二,僧腊三十七,葬全身于山之西阿。世称曹山本寂,敕谥“元证禅师”,塔曰“福圆”。
本寂禅师是洞山良介禅师之法嗣,与洞山良介禅师开创禅宗五家之曹洞宗,被尊为曹洞宗第二代祖师,嗣法门人有荷玉光慧、金峰从志、鹿门处真、育王弘通、曹山慧霞等,有《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二卷传世。
曹洞宗为中国禅宗五家之一,宗名出处说法有二:一为取曹溪六祖慧能及其六世传人洞山良价禅师之名,二为取第二祖曹山与第一祖洞山之名。《祖庭事苑》:“丛林或指曹为曹溪,盖不知世裔来历之远近,妄自牵合。”有学者认为前一说近于史实,因曹洞宗源出六祖弟子行思,由行思传希迁,由希迁传药山,由药山传云岩,由云岩传良价禅师,住瑞州洞山,由洞山传本寂禅师(住抚州曹山)。元代曹洞宗在北方很兴盛,代代相承,名僧辈出。但在南方相对而言比较衰微:曹洞宗祖庭洞山普利禅寺之法脉,到宋代末年时多已不详,寺内住持多系临济法系;另一祖庭曹山寺本寂禅师法系也早已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