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思想在企业的意义
2009年03月28日 19:30 】 【打印已有评论0

内容摘要: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我国以后,经过与中国古代儒道文化碰撞,在自觉吸取儒道文化精华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本土化的佛教---禅宗。佛教高扬“众善奉行”这一基本教义原则与儒道两家一道成为影响我国几千年的主流文化。其“众善奉行”思想对我国人文风俗易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企业的和谐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众善奉行 和谐企业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1]这则七佛通戒偈不仅是佛教对自己的基本概括,更包含了社会伦理道德的诸多内容,涵盖了中华传统的儒、道、墨、法文化基本内含。对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企业的和谐发展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佛教“众善奉行”思想的含义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中国佛教的基本原则,其中包含了诸多的社会道德成份,这四句佛偈的基本内涵是:所有的罪恶都不要去做,众多善良的都要努力奉行,各人自己清净自己的心境,这是佛祖所教导的。佛教修行持戒要求修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这是身三善,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待语这是口四善、意不贪、不嗔、不痴这是念头三善业,守住这十善,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就出不了大问题。再者上报四重恩:即“国土恩、父母恩、众生恩、三宝恩(佛、法、僧)”这是佛教对众僧的要求。佛教众僧的修行都把“四大皆空”即酒、色、财、气,“六根清净”即眼、耳、鼻、舌、身、意作为净化日常生活污染必然要求,所谓心行净,意念才能静,贪欲才能去除,身心才能安宁坦然,无牵无挂,也才能达到“禅”、“定”。六祖坛经中说:“外不着相为禅,内心不乱为定”,也就说一个人只有做到于内安宁坦然,于外无牵无挂,这便是“禅”。因此人们念佛修行首先要改变俗世的旧习气,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践行七佛通戒偈所讲的“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才是正道大道。“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正如《六祖坛经》云:“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众善奉行与中国传统儒道文化

佛教始创印度,是以众生平等思想反对婆罗门的种性制度。东汉明帝永平十年(西元67年)传入我国,经过三国两晋至南北朝的四五百年对佛教的研究逐步活跃,到隋唐时期产生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派,形成中国的佛教文化,与儒、道两家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对我国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的延续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道家以老庄为代表,提出“天和、人和、心和”及“上善若水”[2]为核心的和谐文化理论;儒家以孔孟为代表,提出了“仁爱”[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为贵”[4]等“仁”的思想;佛教在传入我国后吸取儒道两家精华使佛教逐步本土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佛教——禅宗。“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是其基本的原则,在我国影响非常深刻,成为我国人文风俗和日常行为道德的准则。佛教宣扬“常发菩提心、善付一切”的众善奉行思想。皆为佛学传入中国与儒道哲学相碰撞,相容并蓄创造中国佛学——禅宗佛学文化。禅宗佛学在中国后期封建社会中,对众多文人士大夫、对普通百姓起了一种淡化其忧虑,稀释苦恼的精神作用,“以至宋元明清时期‘据于儒、依于老、逃于禅’成了并非个别文人士大夫的日常精神生活模式”[5],影响了中国自宋以来的人文风俗易化。其中很多思想理念对当今中国社会道德建设仍有积极教育的意义。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池玉河   编辑: 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