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教大家庭的共同语言——佛教音乐
2009年03月28日 22:10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已有评论0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佛教诞生至形成三大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教派的佛教信众所使用的佛教语言极其繁复,绝难辨析。但只有佛教音乐可以与佛教雕塑语言、佛教绘画语言一样成为世界佛教大家庭的共同语言,为各国佛教徒所理解、接受与赞叹。

佛教音乐是现代语汇,它是现代人对一切声明、一切音声佛事、一切与佛教有关的音乐的总括称谓。佛教音乐拥有庞大的音乐体系,在历史的纵向轨迹上,我们继承了丰厚的佛教音乐文化遗产;在当代横向视野里,各个佛教国家分别展示出丰富多彩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佛教音乐文化。这些音乐无不体现出佛教慈悲济世、智慧人生、和谐世界的缘生理念。传达诸般佛教精神的音乐语言,不经翻译,四海之内皆能领会。对于佛教音乐,我们应当从历史的脉络里求继承,从当代佛教大家庭中求发展。只有继承与发展齐心并进。才能使世界佛教大家庭的共同语言——佛教音乐在弘扬佛教精神、建设和谐社会、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 佛教音乐与佛教共生

印度是一个充满音乐的国度,无论是数千年前的古印度,还是当代印度,音乐始终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几乎承载了人们的全部感情与宗教信仰。两干五百前的原始佛教时期,古印度已经拥有丰富的音乐文化。所以,佛教一经诞生,便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

传统佛教音乐一般可粗分两大类:

1. 供养音乐

佛陀在世间说法45年,弟子遍及各地,佛陀所行之处,皆有弟子供养,在佛陀面前进行现场音乐供养是其中重要一项。音乐供养的形式有歌咏、有奏乐、有歌舞并举。供养音乐又可细分两小类,一是不具明显佛教内容但清净和雅的音乐,其性质与供养净水、香花、油灯、瓜果等相同,形式以乐器演奏居多;另一种是赞佛功德的音乐,具有明确的宗教内容,形式以歌咏居多。原始佛教时期,由于音乐供养具有便捷性,无需准备,田野路边,处处皆可。这对于供养行脚途中匆匆来去的佛陀十分相宜。佛陀在世时音乐供养十分普遍,为此,音乐供养在占印度开了先河。在此后的二千五百多年佛教传播史上,“乐”供养始终在香、花、灯、茶、果等诸多供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我国从北魏开凿的敦煌、炳灵寺、麦积山、大足、龙门、云岗等石窟艺术中的飞天、坐乐天,以不同故事情景展现出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佛教音乐艺术题材,佛教的音乐之邦龟兹乐在隋唐更为盛行。给爱好音乐艺术者的人们留下了美妙幻想。尽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供养音乐迥然相异,但其意义相同。当代世界佛教大家庭在国际活动中,无一不有音乐供养。这些供养音乐的音乐语言,打破了彼此语言上的隔阂,成为沟通心灵的桥梁。佛教供养音乐发展至今,已不仅是专门供养佛菩萨的音乐,作为广结善缘、弘法利生的宗教艺术,佛教供养音乐拓展了宗教功能并进入艺术领域。在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和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上,都有盛大的佛教音乐演出,这些音乐既供养了诸佛菩萨,也赞颂了诸佛菩萨的行愿功德,更主要的是弘扬了佛教慈悲、平等、喜舍、智慧的精神和表达全世界广大佛教徒促进世界和平、人类进步的美好愿望。

2.佛事音乐

佛事音乐在佛经上称为“音声佛事”。《华严经》云:“以音声作佛事”;《维摩诘经》也说:“以音声语言而作佛事”。什么是音声语言呢?音声语言就是带有韵律、旋律的歌唱性的语言。古印度的一些语言具有天然的音乐特性,可以很自然的与音乐结合。《高僧传》上说,“梵音声繁而辞长”,无论是佛经正文,还是偈诵之类,都可以歌唱,包括佛陀所有的十二部经。《高僧传》:“天竺风俗,凡是歌咏法言,皆称为呗“。所以,从体裁上看,所有“契经”、“重颂”、“孤起颂”三部经的文体,都可以呗唱。从内容上看,所有“因缘”、“本事”、“本生”、“未曾有”、“比喻”、“论议”、“方广”、“自说”、“授记”等九部经的文字也都可以呗唱。除此而外,后世形成的各种宗教仪式,几乎都以梵呗唱诵为主,这使佛教成为名副其实的音乐的宗教。在古印度形成的梵呗传统,在佛教东传中国时虽然遇到了中国古文只能歌咏短行偈颂,不能歌咏长行经文的障碍,但传至今天的诵经之声,仍具有浓厚的歌唱色彩,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古印度梵呗影响之余续。

古印度梵呗不仅影响了汉语系佛教唱诵,同样也影响了藏语系佛教和巴利语系佛教的唱诵。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而形成为世界三大语系佛教。换言之,就是佛教三大语系是世界佛教大家庭的共同语言,而这共同语言主要是以音乐为载体进行传播与交流。音声佛声----佛教音乐之重要,则不言而喻。

中国是汉语系佛教和藏语系佛教的发源地,也是三大语系佛教并存的国家,中国佛教与世界佛教的友好交往,具有天然优势,这源于共同的语言。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演觉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