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及音乐文化的蒙古化研究
2009年03月28日 21:10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已有评论0

蒙古语诵经的完善是在梅日更葛根三世时期。梅日更葛根三世罗桑丹毕坚赞(1717-66)是18世纪蒙古佛教乃至在整个蒙古历史当中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是一位地道的宗教人士并且还是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精通蒙古文、梵文、藏文、满文和汉文,除了翻译、编着大量的经文以及世俗诗词、歌曲之外,还着有《黄金史》《梅日更葛根医方》《阴山药物》等重要历史专著和医学论著。并与经师诺门达赖合作,在原有佛经译文的基础上,对照梵文经典和藏文经典重新翻译编创了蒙古文经典,将所有的经文统一为具有严格格律的诗歌形式,并重新创作、配置了诵经韵调和诵经律动模式,使得蒙古语诵经更加符合蒙古语言的特点以及更富有蒙古文化特征,经过创新后的诵经方法被称为“新诵经法”。通过梅日更葛根三世时期的创新,蒙古语诵经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无论在译文的格律、经文与韵调的结合,还是在诵经仪式的程序方面均体现了前所未有的完善。蒙古语诵经到了这时期基本得以定型,在之后的运用当中虽有一些变化但未触及根本特质。

由于各种原因,蒙古语诵经形式的发展不仅宗教人士反对,清朝政府采取的也是不赞同态度。但是在梅日更寺几代活佛高僧的不懈努力下,得到了内蒙古地区佛教领袖三世章嘉活佛业喜丹必扎拉桑(1787-1846)的认可,[⑩]这也代表了清朝政府的默认。

除了对诵经仪式进行蒙古化之外,梅日更寺在其它领域也进行了相应变革,如罗桑丹毕坚赞根据博教经文撰写了《伊孙苏力德腾格里音桑》《圣祖成吉思汗桑》《风马桑》《白老翁桑》等大量的仪轨经文,使用于各类佛教仪式中;经师诺门达赖根据“羌姆”乐舞编创了富于蒙古特色的“查玛”乐舞,开创了梅日更寺蒙古“查玛”乐舞的跳跃仪式,罗桑丹毕坚赞依据本寺“查玛”乐舞,1750年编写了《钻石鬘》一文阐述了蒙古“查玛”乐舞的表演意义和详细的表演步骤等。

梅日更寺经过几代僧侣的经营,在藏传佛教的蒙古化进程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不仅彻底实现了蒙古语化的经文念诵,而在其它诸多方面也完成了蒙古化。以梅日更寺为代表的蒙古喇嘛寺院不仅是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被本土文化涵化的典型特例,也是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里程中逐步完成蒙古化的一个缩影。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几百年来藏传佛教的传播并不是单一的、机械的一种文化传播、文化移植,而是与蒙古文化相互涵化整合的过程,也是蒙古化的一个过程。藏传佛教的蒙古化不仅体现于它对蒙古文化特质的长期的、一贯的汲取上,其实从它的第一次踏上力争“佛化蒙古”的艰难历程时就已经开始了它的“蒙古化”。

[①]《蒙古族简史》编写组:《蒙古族简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7页。

[②]德勒格:《内蒙古喇嘛教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版,第563页。

[③]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编写组:《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1991年9月版,第593页。

[④]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编写组:《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1991年9月版,第807页。

[⑤]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编写组:《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1991年9月版,第808页。

[⑥]葛尔丹旺楚克多尔济:《梅日更召创建史》,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4年4月版,第177页。

[⑦]巴·孟和:《梅日更葛根罗桑丹毕坚赞研究》,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98页。

[⑧]巴·孟和:《梅日更葛根罗桑丹毕坚赞研究》,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96页。

[⑨]巴·孟和:《梅日更葛根罗桑丹毕坚赞研究》,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114页。

[⑩]葛尔丹旺楚克多尔济《梅日更召创建史》,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4年4月版,第36页。

作者简介:

包爱军,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包爱军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