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2009年03月29日 13:19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已有评论0

(三)时代危机、奉献辅助化导力量

当今社会变动转型,环境染污严重,产生两大危机:

(1)心理危机:从质朴单纯的农业社会步向复杂多变的工业、商贸社会,在转型过程中,遭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困惑。紧张的都市生活、沉重的工作压力、瞬息万变的工贸商机与财经市场,存强汰弱,分秒必争,令人焦虑不安,情绪失控。宗教的功用就是提供人类心灵的慰藉、思维矛盾的化解,情绪波动的舒缓。佛教对人生的烦恼及心灵的困惑,有其一套圆善的哲理及修持方法,运用佛教的哲理,推介佛教的修持方法以消除现代人的心理危机,是今日佛教徒的时代任务。

(2)环境危机:科学的进步给人类提供莫大的方便,物质的昌盛给人们带来舒适的生活。但也给人类带来难以挽救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面对这严峻的世纪危机,全人类值得深思反省,全世界的政治俊杰、科学精英都在为我们人类共同、唯一的家园环境恶化的问题,同心协力共谋对策。

少欲、知足、惜福是佛教的根本教义,佛教徒简朴的生活极符合今日所提倡的环保精神。大乘佛教有“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观念。有情的动物世界与无情的自然世界,其本质是平等的,二者应互相尊重,和谐共存。

人类为了改善物质生活,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肆意开取,伐木、采矿、钻油……,结果严重破坏生态,危害人类文明的长远发展,对未来后代的祸害难以估价。

道家老子的摒除机智、崇尚自然的思想,有反科学的意味。这与佛教有情(动物生灵界)无情(物质自然界)本质平等的观念,二者皆有控制物欲、返归自然、重视生态平衡的理念。这种理念有助于今日环保的推行。

佛教教育的挑战

既有机遇,必然要面对挑战。悠久古老的佛教有上述各种机遇,将面临下列各种挑战:

(一)思维的改变:佛经对众生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业报轮回有详尽的论述。但今日佛教、要注重现在的把握,现世人生的改善。虽保持传统行仪,更注重实质行动。切实在人间依佛法修持,缔造人间净土。

(二)人才的吸取与培育:面对新时代,各行各业彭勃发展,佛教的传布人才与管理人才,远远不足以应付社会迅速发展的需求。僧人的学养素质与佛教对社会的影响力是对等的,尤其在学术、文化、教育高层次的互动,更需要学有专长的人才。所以,培育人才与提高僧人的学养为当务之急。

(三)制度的建立与组织的加强:佛教向来注重主观的内省,重视个体的自发,所以客观制度与组织的迠立相对薄弱。传统的丛林制度仅适合僧人自修,难以发挥播教的力量。主动而有系统、有效率的传教弘法工作,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与健全的组织为后盾。制度的迠立与组织的加强是推行佛教教育的一大挑战。

结语

清净的世界、福乐的人生是佛教的理想。也是全人类所追求的目标。科技、工业发展既已成为人类历史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为珍惜地球有限的资源和保护自然生态,如何有节制的开取能源、如何把污染破坏降至最低,各先进国家正密切关注,研讨各项环保方案,分阶段实施。社会各阶层也群起响应。佛教徒不仅支持环保,更要主动地负起心灵环保的任务。佛教既拥有殊胜的教义,应运用各种教育途径,把握机遇,面对挑战,发挥佛教济世利民的宗教精神,为解救今日人类的危机作出实质的奉献。

作者简介:

传印,菲律宾大乘信愿寺住持。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传印   编辑: 李雅清